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壽光“破冰”縣域養老事業

  • 發佈時間:2015-10-31 06:36:00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戴玉亮 單辰

  本報通訊員 王朋

  “你要是再耍賴,我們幾個就不跟你玩了。”10月24日上午,壽光市社會福利中心北區的棋牌室內,五保老人張恩松和薛鵬奎正在激烈地鬥棋。

  “與其説是鬥棋,不如説是鬥嘴。”在一旁觀戰的五保老人王學名笑著説,兩年前,自己住進了社會福利中心,認識了一大幫老夥計,“在這裡吃得好穿得好,還有這麼多興趣相投的好朋友,有啥日子比現在舒坦?”

  “養老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主導,又不能由政府包攬。養老事業,既要利用市場配置社會資源,又不能簡單地甩給市場。”壽光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王元治説,發展縣域養老事業,沒有成功經驗參照,只能結合壽光經濟發展實際探索。

  “去年,根據國家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的意見,壽光對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進行了積極探討。”王元治説,今年上半年,壽光大膽地將養老機構改制為企業,成立了政府控股的壽光市久久康樂老年服務有限公司,組建養老集團。

  “改革後,養老機構由政府包辦變為政府支援、市場引導。在具體運作中,對農村五保等困難群眾的養老通過政府向企業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社會養老則在政府的政策支援下,由企業吸納社會資金來舉辦運營。”王元治説,這種轉變對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産業的吸引力度明顯加大。

  據介紹,下一步,壽光將積極吸收社會資本,採取連鎖經營、參股經營等多種方式,擴大養老機構規模。同時,圍繞養老産業、拓展服務領域、拉伸産業鏈條,走出一條集團化、産業化發展的路子。

  “現在,壽光已對市老年服務中心進行了企業全託管運營,目前運營情況良好,榆園老年公寓和社會福利中心也將進行企業全託管。”王元治説,企業化管理後,公辦養老機構將採用標準化、規模化的醫養結合新模式。託管後的公辦養老機構,和其他單打獨鬥的民辦養老機構相比,更具管理和人才優勢。

  目前,壽光60歲以上老人有20.3萬人,佔總人口的19.2%。80歲以上老人有2.9萬人,在濰坊各縣市中,老齡人口數量居第二位。老齡人口呈現規模大、增速快、高齡老人與空巢老人多等特點。

  “3年內,壽光將新建一個佔地面積70畝的全新老年服務機構,定位為有較高經濟承受力的人群。”壽光市社會福利中心辦公室負責人賈興濤説,如此一來,全市養老機構將實現市民養老全覆蓋:無收入、中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均有適合自己的養老機構供選擇。

  “另外,為老年人服務不僅依靠機構,居家養老更是重中之重。”賈興濤説,按照目前的社會觀念,只有不足10%的人會選擇機構養老,更多的人選擇在自己家裏安度晚年。

  “公司將與各鎮街社區聯繫,對社區老人進行一對一家政式服務。另外,農村老人幸福院在企業託管後也會大幅提升服務品質。”賈興濤説,目前壽光已形成與財政收入等比例增長的弱勢群體救助、養老資金投入機制,並在強化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的同時,增強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初步構建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符合壽光實際的城鄉全覆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壽光共投入16億元,建成大型綜合老年福利機構1處,養老機構4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3處,農村幸福院68處,各類老年公寓32處。壽光市現有養老床位6676張,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2.4張。另有在建養老機構5處,今後幾年,養老床位仍將保持大幅度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