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發力新興産業 新動能接續涌現

  • 發佈時間:2016-03-01 00:30: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剛過,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裝備製造和投資運營領軍企業——重慶三峰環境産業集團,已經投入滿負荷生産。“3月份以後的生産計劃已經排滿。”集團董事長雷欽平説,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利潤3.61億元,增長20%,預計今年增速至少15%以上。

  在包括三峰環境在內的一批骨幹企業支撐下,重慶戰略性新興製造業近兩年持續倍增,2015年實現産值1664億元,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這一良好態勢,得益於重慶面對經濟新常態,發力新興産業,培育新供給,助推新動能接續涌現。

  “經過多年打造,重慶已形成總規模上萬億元的汽車、電子産業集群,但兩大‘支柱’不可能無限擴張,必須抓住機遇培育新增長點。”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郭堅説,2014年起,市委、市政府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對接全球産業變革和國家産業戰略,佈局電子核心部件、物聯網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材料、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慧汽車、MDI及化工新材料、頁巖氣、生物醫藥、環保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有別於傳統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通常具有高技術、大資本、市場全球化的特點。”郭堅説,唯有放眼國內外整合資源,走集群發展、創新引領的路子。

  創造性實施“整機+配套”的“垂直整合”。依託年産2億多臺件的全球智慧終端基地,重慶在積體電路領域全鏈佈局,形成從單晶矽拉棒、切片到封裝測試的完整集群,集聚起SK海力士、奧特斯、中航微電子、ARM等一批龍頭企業,今年1月積體電路出口增長22.4%。

  打造“製造+服務”的産業集群。依託國內最大汽車製造基地、全球最大筆電基地牽引,吸引廣州數控、固高科技、川崎重工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入駐,並部署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機器人技術育成中心、機器人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和機器人金融租賃平臺,快速形成集整機製造、大規模應用、核心部件研發和應用人才培養于一體,相關企業近200家的機器人産業聚集地。

  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動輒需要幾十億甚至數百億元,錢從哪兒來?重慶將散落在多個部門的産業扶持資金,整合成立近200億元的産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同時組建8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吸引聚集社會資本投入。總投資328億元的京東方項目、總投資120億元的惠科項目,均在相關基金撬動下快速落地投産,並帶動數百家配套廠商,形成千億元級顯示集群。

  全方位營造創新“生態”,為新興産業發展注入持續動力。石墨烯被譽為“新材料之王”。2013年初,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率先研發出國內面積最大的單層石墨烯薄膜,重慶市迅速跟進完善創新鏈、打造産業鏈,啟動科研人員股權激勵試點,創建石墨烯研究院,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後續應用開發。目前,一個涵蓋石墨烯製備、材料應用開發、終端産品製造的産業集群初步形成,去年實現綜合産值66億元。

  作為重慶傳統支柱的汽車産業,也在創新引領下向新能源、智慧化躍進。長安汽車每年新能源研發投入2億多元,依託“五國七地”全球研發佈局,成功上市多款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並規劃到2020年累計銷售新能源車40萬輛。

  “此外,還在全國率先實現頁巖氣大規模量産和商用,産能突破50億立方米,産量佔全國70%以上;建成國家物聯網産業應用示範基地;新材料、環保裝備等新興集群加快崛起。”重慶市經信委總經濟師涂興永説,今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有望達到28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新華社重慶2月2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