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為廣東經濟發展創造"新的春天"
- 發佈時間:2016-02-29 16: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廣東已經連續27年拿了GDP全國第一,在經濟發展上,它無疑是一個“超級大省”,讓絕大多數弟兄望塵莫及。
站在新的歷史轉捩點上,去回溯它興盛的原因,除了同勞動人民的辛勤密不可分外,還源自於早在上一個世紀就深埋在其血液中的時代使命。
正如《春天的故事》所唱,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伴隨著經濟特區的設立,廣東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工廠”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任務落在了廣東肩頭。
“那個時候,感覺遍地都是機會,只要創業,就一定能賺。”在經歷了數年的積澱之後,開拓者們無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工廠、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生長,這片土地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民營企業家和製造業企業,從而奠定了長達二、三十年的時期裏它特有的産業格局和發展優勢。
不過,時至今日,當第一輪改革開放的紅利已充分釋放,廣東同祖國大地的所有地方一樣,面臨著新時代新環境帶來的挑戰。
環境資源承載能力達到上限、人力和土地成本快速攀升、同業競爭日益激烈、全球經濟陷入疲軟……諸多不利因素交錯,卻正巧蘊藏了新的機會。
廣東抓住了它:轉型升級。珠三角地區分佈著大量的製造業企業,電子資訊、裝備、家電家居、五金、服裝……在失去了成本優勢之後,企業走上了轉型升級之路,通過産品創新、技術改造、流程優化、産業融合等多種手段,重新挖掘核心競爭力。“機器換人”、“工業4.0”、“網際網路+”、“大數據智造”,許多先進的概念被傳統産業加以運用,實現了二次騰飛;過程中,各地市政府亦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它們適應新常態、新環境,及時轉變發展策略。出臺政策“組合拳”,實施優惠、扶持、鼓勵措施,積極搭建平臺,為企業轉型升級掃清障礙。數據顯示,珠三角各地市去年在技術改造上的投入均達到了百億級別,多者幾近500億元。
廣東佛山的一位民營企業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就算大環境再不好,我們佛山的企業也要做最後一個趴下的,最先一個站起來的。”還有企業家表示:“轉型,有可能會成功、也有可能是找死;但不轉型,一定是等死。”這樣充滿熱血的意志,何嘗不讓人感動,又怎會創造不出新的春天呢?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説:東莞的活力來自3個方面,一是改革開放、二是轉型升級、三是融合創新;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説:只有落後的技術,沒有落後的産業;廣州市常務副市長歐陽衛民説: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快速發展,離不開産業轉型升級發揮的重要支撐作用;佛山市常務副市長黃志豪説: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讓我們看到佛山的傳統企業“老樹開新芽”。可見,“轉型升級”已成為執政者們公認的發展出路。
正是這種上下一心、敢闖敢拼的“衝勁”和勇於改變、善於創新的“巧勁”,讓新時代的廣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依舊挺立潮頭、引領風騷。(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