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單價61萬學區房悄然下架 房子來源成謎

  • 發佈時間:2016-02-29 12:0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知道北京哪兒的房最貴嗎?就是這兒!1平方米61萬!”最近一段時間,一條這樣的消息從幾個論壇上開始流傳。一間位於西城區文華衚同的小房成了出頭鳥,以6平方米的面積和380萬元的總價,刷新了北京“天價小房”的新紀錄。

  但和其他曾經領漲的“天價小房”最終無聲無息收尾一樣,27日到28日之間,這間小房悄悄下架。當記者探訪提及這套小房時,仲介業務員甚至反問,“買它幹嘛?”

  一平方米單價等於自住房首付

  網友驚呼“能成仙”嗎?

  “北京實驗二小學區房,一平61萬,一共6平……如果入學政策突然變了,買了這房的人是不是要跳樓?”這幾天,幾個購買學區房的QQ群中,都開始討論一套位於西城區金融街文華衚同的小房子。

  根據網友發出的連結,記者在鏈家地産APP中找到了這套房。這是一間門朝西、窗也朝西的房。特點標注為“學區房”“地鐵房”,總面積才6平方米,總價380萬元,單價為每平方米612904元。

  “上這學校能直接成仙?”在房源發佈後,就有人在論壇中發出了這樣的驚呼——每平方米61萬元,幾乎等於一套自住房的首付價格。

  從鏈家APP添加的圖片上看,這甚至不是一間能正經住人的房子。房子窗戶又高又窄,窗下就是一張簡陋的不銹鋼灶臺,台下擺了一堆鍋碗瓢盆,一側是燃氣罐,另外一邊是洗碗池。

  “這就是間廚房啊,買間廚房也能上實驗二小?”網上的討論仍在繼續。

  有人分析,這是因為在西城教改之後,相應好學校的房源都在漲價;而實驗二小作為西城區最好的學校之一,房價自然也會跳漲。“別説別的,咱們 最近看上的房子,哪個不在漲價?也許這房主就是抓住了大家的心態呢,先標個高價再説。”孩子已經4歲、正在西城四處看學區房的黃女士説。

  面積差一倍成交價只差3萬元

  學區平房成交價有譜沒譜?

  但即使是“跳漲”,一套這樣的小房,就值這麼貴的價格嗎?記者查閱了從2011年以來文華衚同所有的房源成交價,發現實驗二小對應的平房雖然從來都是“一房難求”,但也從未貴到如此離譜的地步。

  這五年來,成交房源中最大面積的是30平方米,2012年12月23日成交時總價為195萬元,相當於單價每平方米6.34萬元。

  最小面積的是5平方米,2014年8月4日的成交單價是35.43萬元。這也就是説,相隔兩年,房源的單價已經相差了近6倍。

  2015年6月的成交結果更奇怪。成交的兩套房分別為11平方米和20平方米,面積相差了近一倍,總價卻只差了3萬元,分別為416萬元和419萬元。

  在6平方米天價小房撤掉房源資訊之後,目前文華衚同還有兩套房在售。其中一套一居室面積15平方米,單價每平方米30萬元,只有“天價小房”的一半。但在如今二手房市場已經恢復火熱的情況下,這套房已經有39人看過,卻仍舊沒有成交。

  房價為什麼有這麼大差異?記者以購房人身份諮詢了金融街內的兩家仲介門店。

  “買文華衚同的,都是奔著實驗二小來的。”一位看上去不過30歲的年輕業務員説。

  據説,由於整個金融街片區都是好學校,學區也相對比較穩定,所以文華衚同的成交量並不突出。按業務員的分析,文華衚同的最大特點是“面積小”和“總價相對較低”,單價由著房主開的情況比比皆是。

  “很多人買了平房也不會來住,都是衝著學區資格買的。所以只要控制總價就夠了,房子的好壞、大小,很多客戶並不在乎。”這名業務員説。

  在另外一家門店中,業務員小許則説,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異,和倒騰上學名額的年限有關。

  “現在説的是6年一個名額,有些客戶的孩子上了學,馬上就把這兒的平房賣了。因為得再等5年才能用,所以房價會相對便宜;如果這房源拿到馬上就能用,那就會貴一點。總的來説都是房主説了算。”小許説。

  尚不能賣就能網上喊高價?

  房子來源成謎

  2013年3月,一套位於五道口一共37平方米、總價350萬元的“天價小房”挂在了二手房仲介網站上,頓時點燃了輿論,也讓五道口冠上了“宇宙核心區”的花名。

  時隔三年,北京實驗二小的學區房出現了每平方米61萬元的單價。有網友説,這是西單區域要重新成為“網紅”,奪回“宇宙核心區”冠名的節奏。

  隱藏在鬧市口區域的文華衚同,是個“T”字形,北不臨長安街,西不接鬧市口,除了實驗二小學區,最大的亮點也就是還隱藏著李大釗故居。整條衚同雖然已經整治過,但一間間小房的門也並沒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整條衚同並不平直。

  記者週日上午探訪時,卻發現這小房已經悄悄下架了。由於衚同居民甚多,拿著手機截屏的記者,也沒問到這小房到底屬於哪家。

  最終,還是一名鏈家的業務員給了記者答案——這間房和另外一間房在同一房本上,如果單賣一間,則不能過戶。

  那房主還怎麼賣呢?“房主得去房管所分本兒,如果分得了,就能賣;分不了,就賣不了。”這名業務員説。由於“房源已經下架”這樣的理由,業務員不能帶記者接觸業主,記者也無從證實這套房源的真偽。

  “380萬,還不如買邊兒上的樓房,也一樣能上實驗二小本校。”這名業務員説。在他算來,買平房不能貸款,如果全款380萬元買房,不如貸款買一套樓房的一居室,“樓房至少能住人,買這套房有什麼用?”

  但按照鏈家此前的規律,如果區域內出現高於平均成交價太多的房源,仲介並不會挂出這樣的資訊。“以前確實是這樣。但最近房源比較少,很多房子都可以這樣挂,但特別離譜的價格肯定是不可以的。”這名業務員説。

  按照他的説法,此房源尚未進入可售階段,即使買了也不能辦理手續,怎麼就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鏈家APP上呢?

  在金融街區域,還有一間標明為“東鐵匠衚同”的房源,面積為11平方米,售價530萬元,算起來也是區域內的高價。但這套高價小房也同樣“曇花一現”,在成為輿論焦點以後,不再銷售。(記者 耿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