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統計局:2015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8.9%

  • 發佈時間:2016-02-29 10:23: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2月29日發佈《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佈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産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673021億元。

  公佈顯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

  另外,公報還顯示,全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

  以下為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6年2月29日

  2015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總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與方式,深入推進結構性改革,紮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民生事業持續進步,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産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60863億元,增長3.9%;第二産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産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第一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9.0%,第二産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為50.5%,首次突破50%。全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億元。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655萬人,出生率為12.07‰;死亡人口975萬人,死亡率為7.11‰;自然增長率為4.96‰。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4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7億人。每人平均預期壽命76.34歲。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全國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增長0.4%;本地農民工10863萬人,增長2.7%。

  全年全員勞動生産率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3%。固定資産投資價格下降1.8%。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下降5.2%。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下降6.1%。農産品生産者價格上漲1.7%。

  年末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21個,比年初增加20個;下降的為49個,減少20個。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217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加8324億元,增長5.8%,其中稅收收入124892億元,增加5717億元,增長4.8%。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3304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2284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1.4%。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3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62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80萬公頃,減少4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406萬公頃,增加1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74萬公頃,減少16萬公頃。

  全年糧食産量62144萬噸,比上年增加1441萬噸,增産2.4%。其中,夏糧産量14112萬噸,增産3.3%;早稻産量3369萬噸,減産0.9%;秋糧産量44662萬噸,增産2.3%。全年穀物産量57225萬噸,比上年增産2.7%。其中,稻穀産量20825萬噸,增産0.8%;小麥産量13019萬噸,增産3.2%;玉米産量22458萬噸,增産4.1%。

  全年棉花産量561萬噸,比上年減産9.3%。油料産量3547萬噸,增産1.1%。糖料産量12529萬噸,減産6.2%。茶葉産量224萬噸,增産6.9%。

  全年肉類總産量8625萬噸,比上年下降1.0%。其中,豬肉産量5487萬噸,下降3.3%;牛肉産量700萬噸,增長1.6%;羊肉産量441萬噸,增長2.9%;禽肉産量1826萬噸,增長4.3%。禽蛋産量2999萬噸,增長3.6%。牛奶産量3755萬噸,增長0.8%。年末生豬存欄45113萬頭,下降3.2%;生豬出欄70825萬頭,下降3.7%。

  全年水産品産量6690萬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養殖水産品産量4942萬噸,增長4.1%;捕撈水産品産量1748萬噸,增長0.5%。

  全年木材産量6832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0%。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15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54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28974億元,比上年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4%;集體企業增長1.2%,股份制企業增長7.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3.7%;私營企業增長8.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2.7%,製造業增長7.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1.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紡織業增長7.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9.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4%,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4%,汽車製造業增長6.7%,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7.3%,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0.5%,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0.5%。六大高耗能行業[12]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7.8%。高技術製造業[13]增加值增長10.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8%。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8%,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8%。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50828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0.5%。其中,火電裝機容量99021萬千瓦,增長7.8%;水電裝機容量31937萬千瓦,增長4.9%;核電裝機容量2608萬千瓦,增長29.9%;並網風電裝機容量12934萬千瓦,增長33.5%;並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增長73.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3554億元,比上年下降2.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0944億元,比上年下降21.9%;集體企業508億元,下降2.7%,股份制企業42981億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5726億元,下降1.5%;私營企業23222億元,增長3.7%。分門類看,採礦業實現利潤2604億元,比上年下降58.2%;製造業55609億元,增長2.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5341億元,增長13.5%。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6456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6508億元,增長1.6%,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676億元,增長6.0%。

  四、固定資産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6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8%。其中,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551590億元,增長10.0%。分區域看,東部地區投資232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中部地區投資143118億元,增長15.2%;西部地區投資140416億元,增長8.7%;東北地區投資40806億元,下降11.1%。

  在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産業投資155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8%;第二産業投資224090億元,增長8.0%;第三産業投資311939億元,增長10.6%。基礎設施投資101271億元,增長17.2%,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18.4%。民間固定資産投資354007億元,增長10.1%,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4.2%。高技術産業投資32598億元,增長17.0%,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5.9%。全年房地産開發投資95979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住宅投資64595億元,增長0.4%;辦公樓投資6210億元,增長10.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4607億元,增長1.8%。

  全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住房772萬套,新開工783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開工601萬套。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8999億元,增長1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32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68621億元,增長10.6%;餐飲收入額32310億元,增長11.7%。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8%,化粧品類增長8.8%,金銀珠寶類增長7.3%,日用品類增長12.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1.4%,中西藥品類增長14.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5.2%,傢具類增長16.1%,通訊器材類增長29.3%,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8.7%,汽車類增長5.3%,石油及製品類下降6.6%。

  全年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在網上商品零售額中,吃類商品增長40.8%,穿類商品增長21.4%,用類商品增長36%。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45741億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55億元,下降1.8%;進口104485億元,下降13.2%。貨物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36770億元,比上年增加13244億元。

  全年服務進出口[26]總額71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服務出口2882億美元,增長9.2%;服務進口4248億美元,增長18.6%。服務進出口逆差1366億美元。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6575家,比上年增長11.8%。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7814億元(折1263億美元),增長6.4%。其中“一帶一路” [27]沿線國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164家,增長18.3%;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526億元(折85億美元),增長25.3%。

  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7351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1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48億美元,增長18.2%。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9596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5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2%。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3萬人,下降5.7%。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17億噸,比上年增長0.2%。貨物運輸週轉量177401億噸公里,下降1.9%。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4.3億噸,比上年增長1.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5.9億噸,增長1.1%。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0959萬標準箱,增長4.1%。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94億人次,比上年下降4.4%。旅客運輸週轉量30047億人公里,增長4.9%。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722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95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5%,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4399萬輛,增長14.4%。民用轎車保有量9508萬輛,增長14.6%,其中私人轎車8793萬輛,增長15.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8220億元,比上年增長29.2%。其中,郵政行業業務總量5079億元,增長37.4%;電信業務總量23142億元,增長27.5%。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45.8億件,包裹業務0.4億件,快遞業務量206.7億件;快遞業務收入2770億元。電信業全年新增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6529萬戶,達到211066萬戶。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53673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130574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5.5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1]21337萬戶,比上年增加1289萬戶;移動寬頻用戶78533萬戶,增加20279萬戶。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41.9億G,比上年增長103%。網際網路上網人數6.88億人,增加3951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6.20億人,增加6303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0.3%。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34]完成軟體業務收入43249億元,比上年增長16.6%。

  全年國內遊客4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5%,國內旅遊收入34195億元,增長13.1%。入境遊客13382萬人次,增長4.1%。其中,外國人2599萬人次,下降1.4%;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783萬人次,增長5.6%。在入境遊客中,過夜遊客5689萬人次,增長2.3%。國際旅遊收入1137億美元,增長7.8%。國內居民出境12786萬人次,增長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萬人次,增長10.6%;赴港澳臺出境8588萬人次,增長4.4%。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139.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3%;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40.1萬億元,增長15.2%;流通中貨幣(M0)餘額6.3萬億元,增長4.9%。

  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5.4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少4675億元。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39.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3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35.7萬億元,增加15.0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9.3萬億元,增加11.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4.0萬億元,增加11.7萬億元。

  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20321億元,比年初增加13433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餘額189520億元,增加35869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餘額41008億元,增加8497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餘額148512億元,增加27373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29814億元,比上年增加21417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220隻,籌資1579億元;A股再籌資(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認股權證)6711億元,增加2546億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可分離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籌資21524億元,增加17961億元。全年首次公開發行創業板股票86隻,籌資309億元。

  全年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6.7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57萬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4283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3242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046億元,財産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995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8674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3565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915億元,財産險業務賠款4194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281元,增長9.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9129元,增長9.4%。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10291元,增長8.4%。全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10772元。全國農民工每人平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長7.2%。全國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21392元,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9223元,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53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0472萬人,增加36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6570萬人,增加6823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8894萬人,增加59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7675萬人,增加622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7326萬人,增加283萬人。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2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1404萬人,增加765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7489萬人,增加12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7769萬人,增加730萬人。年末全國共有1708.0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03.2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517.5萬人。全年資助5910.3萬城鄉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5年農村貧困人口5575萬人,比上年減少1442萬人。

  十、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4.5萬人,在學研究生191.1萬人,畢業生55.2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737.8萬人,在校生2625.3萬人,畢業生680.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01.2萬人,在校生1656.7萬人,畢業生567.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萬人,在校生2374.4萬人,畢業生797.6萬人。初中招生1411.0萬人,在校生4312.0萬人,畢業生1417.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729.0萬人,在校生9692.2萬人,畢業生1437.2萬人。特殊教育招生8.3萬人,在校生44.2萬人,畢業生5.3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264.8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7.0%。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4220億元,比上年增長9.2%,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10%,其中基礎研究經費671億元。全年國家安排了3574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561項“863”計劃課題。截至年底,累計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3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58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187家。國家新興産業創投計劃累計支援設立206家創業投資企業,資金總規模557億元,投資創業企業1233家。全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279.9萬件,授予專利權171.8萬件。截至年底,有效專利547.8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87.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30.7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

  全年成功完成19次宇航發射。長征六號、長征十一號新型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地球靜止軌道解析度最高的遙感衛星高分四號成功發射;完成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穩步推進;國産首架大飛機C919成功總裝下線。

  年末全國共有産品檢測實驗室31768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641個。全國現有産品品質、體系認證機構221個,已累計完成對136780個企業的産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83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7354萬台(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準1931項,其中新制定1330項。全年中央氣象臺和省級氣象臺共發佈氣象預警信號5939次,警報6107次。全國共有地震臺站1687個,區域地震臺網32個。全國共有海洋觀測站(點)124個。測繪地理資訊部門公開出版地圖2003種。

  年末全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52個,博物館2956個。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36個,總流通[44]58339萬人次;文化館3315個。有線電視用戶2.39億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用戶2.02億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2%,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8%。全年生産電視劇395部16560集,電視動畫片134011分鐘。全年生産故事影片68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45]202部。出版各類報紙440億份,各類期刊30億冊,圖書81億冊(張),每人平均圖書擁有量[46]5.91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196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3294萬卷(件)。

  全年我國運動員在25個運動大項中獲得127個世界冠軍,共創12項世界紀錄。全年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在34項國際賽事中獲得395個世界冠軍。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90248個,其中醫院27215個,鄉鎮衛生院3686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588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95866個,村衛生室64475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92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097個。衛生技術人員803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00萬人,註冊護士328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08萬張,其中醫院534萬張,鄉鎮衛生院121萬張。

  年末全國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2萬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2.8萬個。社會服務床位676.3萬張,其中養老床位669.8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2.4萬個,社區服務站12.5萬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産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48]5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2萬公頃,下降15.2%;房地産用地[49]12萬公頃,下降20.9%;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29萬公頃,下降7.1%。

  全年水資源總量28306億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4毫米。年末全國監測的61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3645億立方米,與上年末蓄水量基本持平。全年總用水量618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4%。其中,生活用水增長3.1%,工業用水增長1.8%,農業用水增長0.9%,生態補水增長1.7%。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10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58立方米,下降3.9%。每人平均用水量450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9%。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32萬公頃,其中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完成造林面積242萬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38.2%。截至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74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28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0萬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氣溫為10.5℃,共有6個颱風登陸。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3.0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0.9%。煤炭消費量下降3.7%,原油消費量增長5.6%,天然氣消費量增長3.3%,電力消費量增長0.5%。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4.0%,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17.9%。全國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5.6%。工業企業噸粗銅綜合能耗下降0.79%,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56%,單位燒鹼綜合能耗下降1.41%,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0.49%,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95%。

  十大流域的700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72.1%,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佔8.9%。十大流域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水質保持穩定。

  近岸海域301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70.4%,三類海水佔7.6%,四類、劣四類海水佔21.9%。

  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佔21.6%,未達標的城市佔78.4%。

  在監測的321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品質好的城市佔4.0%,較好的佔68.5%,一般的佔26.2%,較差的佔0.9%,差的佔0.3%。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13784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5.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1.0%,提高0.8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5%,提高0.7個百分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64.2億平方米,增長5.1%。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89萬公頃,增長3.7%;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3%,提高0.05個百分點;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3.16平方米,增加0.08平方米。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177萬公頃,其中絕收223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20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86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2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4次,成災12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0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936起,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3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産安全事故共死亡66182人。億元國內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98人,比上年下降8.4%;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産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071人,下降19.4%;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1人,下降4.5%;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162人,下降36.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