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機構高管分享政府信用 言行不當應予懲處

  • 發佈時間:2016-02-27 07:50: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導致股市異常波動的不實傳聞再度氾濫:除了繼續以“註冊制”為藉口、渲染“不可能的擴容壓力”之外,還有“融券交易全面解禁”等等。這些説法與前期炒作的“大股東即將集中減持”、“21家證券公司4500點以下不減持承諾將失效”等類似,都是拼命渲染監管者不作為,製造市場主體間的不信任,誘導恐慌情緒。不排除一些機構和個人刻意而為,借機收集廉價籌碼。

  造成今年2月25日股市異常波動的另一個原因是,一家商業銀行的副行長公開質疑股市維穩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並且被微信公眾號惡意炒作。雖然中央政府和監管層對維穩資金的運用有穩妥的機制安排,特別是證監會2015年21號公告已作出鄭重表態,但網路媒體對前述副行長不負責任言論的炒作,還是起到了誤導公眾,擾亂市場預期的作用。這是因為,金融機構及其負責人事實上“分享”了部分政府信用,如果他們發表不當言論,必然影響公眾對政策、對政府的信任。

  證監會2015年21號公告明確表示,“今後若干年,中國證金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這個鄭重表態並沒有變,也不會變。但是,去年年底以來,不斷有金融機構高管、政府部門官員對此妄加評判,隨意解讀。比如,有的金融機構高管和官員提出,維穩資金應加快退出來,應當學習美國公佈賬目,等等。

  筆者認為,這些説法是對市場經濟的一知半解。美國的救市資金是用在了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産上,而中國的維穩資金是由特定機構持有部分股票和基金。兩者有很大不同。尤其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國家金融安全具有一系列全球性安全體制的保障;相反,中國的國家金融安全不僅不能享受到這一系列全球安全體制的保障,還不時受到西方少數大國的挑戰和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匆忙地、簡單地效倣美國,是不牢靠的;而應當以維護本國金融安全和國家整體安全為重,在此基礎上探索市場化的解決方案。

  根據中國股市的內外條件和實際情況,我們應該採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消除導致股市異常波動的制度性因素:

  第一, 應當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規範和優化資訊傳播秩序。

  強化主體責任,該由哪個政府部門或機構發佈的資訊,只能由其發佈,其他主體不得介入。如新股發行註冊制這樣的政策消息,只有國務院和國務院授權部門有權發佈,其他主體散佈不實消息,應受到懲處。

  官員和金融機構高管就重要政策問題發表言論,應當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不得與國家整體部署相抵觸。一旦違規,應予以懲處。

  第二,應當建立重點證券機構投資監管制度,完善機構誠信記錄製度。

  對重點機構短炒行為進行記錄,並定期公佈。在個股價格超出估值警戒線一定比例後,機構投資者應參與反向操作。鼓勵重點機構在市場異常波動時期逆週期操作,完善相應激勵機制。

  第三,建立長線資金激勵機制。

  完善證券市場稅收制度設計,鼓勵個人、機構長期持有股票,對頻繁的短線操作者執行高稅率,對長期持股者執行低稅率。要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促進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者隊伍不斷壯大。(董少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