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只為農民守權謀利

  • 發佈時間:2016-02-26 08:29: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要素市場建設,是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應有之義。而全國各地逐步興起的農村産權交易市場,正成為優化農村資源配置、維護農民財産性權益的一支重要力量。本報從今日起開設《農村産權交易市場調查》欄目,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採訪調研,總結各地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的經驗和亮點,為更好地推動農村各類生産要素有序流動、引導社會資本向農村流動提供借鑒。

  本報記者宋修偉李飛

  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雪山村村委會,村北山東邊一塊100畝的老果園地,正在公開承租競標,起拍價每畝2000元。

  “這片老果園,2000塊錢有人要嗎?”“租過去幹啥能賺回來這麼多錢?”村委會臨時佈置起來的交易大廳裏,30多個村民小聲嘀咕著。

  20分鐘後,電子競價正式開始:北京農村産權交易所工作人員現場宣讀《競價須知》;5位意向受讓方分組抽籤,各自分配到一個封閉獨立的房間、電腦和密碼;農交所隨機抽籤分配一名工作人員指導和監督受讓方競價。

  村民代表、鎮村幹部聚在電子顯示屏前屏氣凝神,死死盯著實時滾動的競價資訊:20.2萬元、20.4萬元、20.6萬元……30.0萬元。

  “嚯,咱這塊底還真不少值錢啊!”“還得舉牌,這果園好著呢!”村民們一掃此前的顧慮,情緒高漲起來!

  43.4萬元!最終,該項目經過近40分鐘的激烈競價,經歷114次報價,以每年43.4萬元的價格成交,溢價率達到117%。同時,出讓掛牌公告中還制定了租賃價格逐年遞增條款,並附帶安置當地村民就業的條件。

  村民們沸騰了,熱烈鼓掌!

  2015年,像雪山村村民所看到的這種公開、透明、有序的交易,共完成145筆,交易額達16.04億元。所有這些交易,都借助了一個平臺——北京市農村産權交易所:由北京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辦公室監督管理,北京農村産權交易所具體經營,旨在實現農村資源要素高效利用的平臺。

  響應“新三起來”:理順農民與資源、積累和市場的關係

  陀螺的旋轉,支撐點在於陀尖!

  作為首都戰略腹地,京郊農業農村承載著300萬農民和2100萬市民的期許。北京第一産業增加值貢獻不足百一,但農林水的生態服務價值卻超過萬億。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北京市提出要讓“土地流轉起來、資産經營起來、農民組織起來”的“新三起來”戰略。

  “作為北京市農村産權改革配套措施的載體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一環,北京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對理順農民與資源、積累、市場的關係至關重要。”北京農交所副總經理霍苗,對該交易平臺在農村産權改革中的定位和作用有著準確而深刻的認識。

  事實上,農村産權交易,並非新鮮事。資料顯示,2010年之前,北京市約一半左右耕地産生過經營權變更。但北京市農村産權交易有形市場的出現,是遲至這幾年才發生的事。

  傳統的農村産權交易行為多為買賣雙方私下交易,因而造成後續糾紛頻發,暗箱操作等違法違規行為氾濫,農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北京市農村産權交易市場成形前,一些區縣及鄉鎮也曾以公開現場拍賣、招標的方式開展過項目交易,但仍有一些“黑衣人”、“圍標者”出現,使得真想買的人不敢買、買不到。

  農村産權交易標的多為耕地、林地等農業生産資料和集體資産,關係著國家戰略和農民切身利益,必須有一個規範的交易平臺作為有形市場。

  2010年底,北京市平谷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與北京農村産權交易所合作,率先成立了平谷區農村産權交易服務中心暨農交所平谷辦事處。次年,就有16項,總價值7000萬元的産權交易項目通過該服務中心完成。

  此後,懷柔、密雲、門頭溝、昌平等區縣也相繼成立交易服務中心。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到平谷區農村産權交易服務中心調研時,對交易市場建設的模式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認可。

  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多地農村産權交易有形市場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相關政策體系的完善。

  2014年底和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北京市政府相繼出臺關於規範、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北京農村産權交易所作為市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服務機構,主要承擔本市農村産權交易資訊發佈、組織交易及配套服務等工作。

  農交所與農經辦:交易和監管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北京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辦公室依據《北京市農村集體資産管理條例》、《北京市農業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條例》等七個地方法規,指導並推動北京郊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善經營管理。為加強對農村集體産權交易的管理,早在2011年就出臺了《關於加強農村集體産權交易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為14個涉農區縣規範開展此項工作奠定了基礎。

  2010年4月,北京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5500萬設立農交所之後,農村産權交易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

  交易和監管兩隻手,如何緊緊地握在一起?

  “農交所和市農經辦的工作關係理得非常清楚,交易、監管各司其職;大多數區縣經管站成立了農村産權交易服務中心,未成立産權交易服務中心的區縣經管站也有專門科室負責農村産權交易服務工作,雙方合作也十分緊密,農交所在14個區縣的分支機構,就設在經管站或農委內。”在霍苗看來,這樣的分工合作形式,十分吻合當前北京實際情況。

  兩個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充分反映了兩家機構的緊密關係。2012年,北京市農經辦完成了全市農村集體資産交易管理網的建設。同年底,該管理系統與北京農交所交易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在北京市農經辦的監管和指導下,農交所的交易業務在“依法合規、權屬清晰”的前提下有序展開。“出讓方提交申請,資格審查通過後發佈項目資訊,受讓方有意的,交納保證金並通過資料審核後,可參與交易。”北京農交所業務一部負責人李子健介紹説,交易可以通過協議、拍賣、招投標和網路競價等方式展開。

  北京市出臺的《關於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了流轉交易的八大類農村産權品種。結合實際情況,北京農交所列出了目前適合北京的五大類品種: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四荒”地、養殖水面等在內的農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林地使用權、林木使用權在內的集體林權;農村集體實物資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持有的股權;涉農智慧財産權。

  截至目前,北京市農交所已累計成交農村産權交易項目402筆,成交金額31.50億元,流轉土地面積11.37萬畝。“土地和集體資産是我們的主要業務項目,2015年,農交所完成土地流轉類項目佔比73.1%,集體資産類項目佔比26.9%。”李子健介紹説。

  在北京,尤其是郊區,集體資産存量規模龐大。據北京市農經辦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郊區鄉村兩級集體賬面資産為5589.8億元。

  昌平區城南街道的一處汽修廠房屋,為南郝莊村集體資産,去年1月在農交所公開掛牌競價,這也是北京市首例農村集體資産通過網路競價的方式成交的農村産權交易項目。起拍價為每年租金10萬元,經過競買人多輪激烈角逐,最終以25.6萬元的價格成交,溢價率達到156%,創下農村産權交易市場溢價紀錄新高。

  “與高達156%的溢價率相比,這個項目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借助産權交易實現産業升級。”在霍苗看來,通過農交所依法合規地篩選競買人,可以有效地引導符合區域發展方向的新業態進入,“那些産業比較落後,對環境破壞較大的項目,靠傳統的兩方交易很難限制,而農交所可以提高門檻,實現集體資産盤活和産業升級同步。”

  更大的交易平臺:讓農民多受益,讓農業農村資源更高效利用

  “農交所未來發展中,面臨的困難有哪些?”記者問。

  “就交易而言,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我們最大的困惑在於找到農業農村資源新的、高效的使用方式。”行事幹練的霍苗,答道。

  只有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才能進一步提高價值,為農民爭取更大的利益。京津冀一體化趨勢和全國農村産權交易市場的逐步完善,為霍苗的困惑提供了答案。

  去年1月,北京農交所聯合天津農交所、河北邱縣農交所、河北灤平縣農交中心共同舉辦了京津冀農村産權交易市場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農村産權經紀人招募啟動儀式,發起設立了“京津冀農村産權交易市場聯盟”,並進行了首次京津冀地區農村産權交易項目路演推介。

  除地域範圍,全行業內,北京農交所也在積極推動全國農村産權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截至目前,除天津和河北部分縣市外,北京農交所已與成都農交所、武漢農交所、昆明農交所、上海農交中心、齊魯農交中心、廣州農交所、重慶農交所、杭州農交所、玉林農交中心、濟源農交中心等地農村産權交易機構就合作與發展達成共識,各省級農村産權交易平臺正在聯合發起籌備行業協會。其中7家交易機構已與北京農交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互設工作站,並開始在“全國農村要素流轉資訊化服務平臺”同步發佈農村産權交易項目。

  對未來的農村産權交易體系而言,農交所現在所做的,正是政府一直想做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制定規則、研發技術、教育農民接受契約精神,一點點地培育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