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經濟頂住了下行壓力
- 發佈時間:2016-02-26 03:07:0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在國民經濟三次産業中,工業遇到的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穩增長、調結構的進展備受關注。
“2015年是形勢比較嚴峻的一年,但是我們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工業平穩運作。”2月2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産業結構也發生了積極變化,新舊動力轉換正積極推進。
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
數據顯示,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同比回落2個百分點,比11月減緩0.3個百分點;環比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11月增長0.41%。
我國工業總體上保持了緩中趨穩的運作態勢。2015年,結構調整早、轉型升級快的省份工業運作平穩,多數省份工業運作品質效益持續提升,東部地區利潤同比增長3.2%,拉動全國工業利潤增長1.92個百分點。
苗圩分析認為,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相對於前些年兩位數的增幅明顯回落,但6.1%的速度也不低,仍在工業運作的合理區間。
從國際環境看,截至去年,全球貿易增速已連續4年低於整個經濟增速,帶來我國出口大幅度下滑。2015年我國工業産品出口負增長1.8%。從國內情況看,勞動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價格上升,再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長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從結構調整看,由於“營改增”擴大範圍,研發設計、品牌行銷、物流採購等業務逐步成為獨立産業。從工業運作情況看,2015年四個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4%、6.3%、5.9%和5.9%,季度波動幅度不超過0.5個百分點。從區域來看,19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下滑較大的省份基本上是能源、資源、重化工業比重較大的省份。
總的來看,工業運作面臨的困難,是投資、出口需求明顯下行的必然結果。工業領域行業、企業、地區走勢日趨分化,鋼鐵、煤炭等部分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及相關重點地區承受著結構調整陣痛。
針對下行壓力加大,國家及時採取了穩增長措施對衝。去年以來,國務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政策措施。近期,八部委又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援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工業穩增長、防下滑的力量正在進一步聚集。
“隨著政策措施不斷落實,效果不斷顯現,工業持續下行的勢頭可以得到遏制,對此我們抱有信心。”苗圩透露,現在政策工具箱裏面還有不少儲備,隨著情況變化還將及時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保證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我國製造業發展已步入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工業系統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一手抓傳統産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在結構調整和新舊動力轉換上均取得積極進展。
“傳統産業是我國的優勢産業,也是新興産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苗圩表示,加強技術改造是工作重點之一。“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完成技改投資37.5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2.7倍;去年一年就完成9.5萬億元,比平均數高出很多。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得到應用,提升了整個工業發展水準。
數據顯示,工業淘汰落後、節能減排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十二五”期間,累計淘汰落後産能煉鐵9100萬噸、煉鋼9480萬噸、電解鋁200萬噸、水泥6.4億噸、平板玻璃1.6億重量箱,市場倒逼過剩産能退出的機制加速形成。“十二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較“十一五”末分別降低25%、35%,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約束性指標都超額完成。
與此同時,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新舊動力轉換正在積極推進之中。2015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0.2%,比工業整體增速快4.1個百分點;佔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1.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我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結合的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正在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産業快速成長,高端伺服器、工業機器人生産成倍增長。網際網路經濟走在全球前列,資訊消費迅速擴大;“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進展,重點行業資訊化步入整合應用新階段。
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開局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之年。工業尤需攻堅克難,進一步做好穩增長調結構等工作。
2016年,工業系統將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抓創新、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鞏固提升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努力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初步考慮,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期目標為6%左右。
“今年,‘中國製造2025’全面啟動實施。”苗圩説,工信部正在加緊編制11個重點工程實施方案、重要規劃、行動計劃;圍繞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和高端裝備創新這五大領域,推動五大工程;制定“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把製造業、“網際網路+”和“雙創”緊密結合起來。
為力保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重點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狠抓供給品質和效率,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援高端産品、關鍵環節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為加快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工信部將制定實施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建材等重點行業分業施策專項方案,支援困難企業加快去産能、去庫存、降成本,實現産品升級、轉型轉産、扭虧增盈。為引導企業加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將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實施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內容的“三品戰略”。此外,要促進綠色建材、鋼結構、鋁型材在各領域擴大使用,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
“工業穩,經濟就能穩,工業強,國家就能強。”苗圩強調,我國具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産業配套能力,以每年700多萬大學畢業生為代表的具有知識技能的勞動力帶來新活力,這些都為産業持續發展提供了綜合優勢和雄厚潛力。我國經濟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大支撐和引領作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