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大銀行“鬆口”手機轉賬免費

  • 發佈時間:2016-02-26 02:32:33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25日,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聯合推出惠民措施,實施手機銀行轉賬免費。降低客戶費用支出只是五大銀行聯合推動賬戶分類管理的舉措之一,隨著銀行賬戶管理進入互聯互通的3.0時代,客戶將有更加豐富和便捷的金融服務選擇。

  市場和監管推動五大銀行“鬆口”免費

  北京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通過網路給保姆支付4000元工資時,需要支付2.5元的手續費。“如果保姆有支付寶我早就用支付寶轉賬了,因為那樣不用手續費。現在好了,大銀行手機轉賬也免費了。”

  其實,五大銀行的步伐算慢的。去年9月,招商銀行率先宣佈“網上轉賬全免費”,隨後中信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浙商銀行等中小銀行紛紛宣佈網銀轉賬或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免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30家主要銀行實施網銀或手機銀行免費轉賬舉措。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在大打‘免費牌’,不斷向線上、線下支付和轉賬業務滲透的第三方機構面前,銀行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現在主動出擊了,改進服務穩住客戶。”

  除市場倒逼外,加速大銀行推出免費措施的推手是央行。去年12月25日,央行發佈的《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明確,鼓勵銀行對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的一定金額以下的轉賬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央行支付司司長謝眾更直言:“如果到2016年4月1日仍有銀行不減免手續費,那麼在辦理跨行業務時,央行的‘超級網銀’就會向這家銀行收費。”

  在監管和外部市場的強力推動下,大銀行終於“鬆口”。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總監李衛平坦言,五大銀行僅手續費年收入就要減少幾十億元,在銀行利潤增幅不斷收窄的背景下,對於銀行仲介業務收入造成不小影響。

  郭田勇認為,目前,銀行在網銀和手機客戶端率先實行免費還是出於成本考慮,因為網銀相比櫃檯人工成本較低,銀行有能力覆蓋這部分成本。

  五家銀行將實現互聯互通

  25日,五家銀行共同發佈的倡議書中,加強賬戶管理,推動銀行間賬戶資訊互聯互通成為另一大亮點。

  按照簽約內容,客戶在工、農、中、建、交任何一家銀行開立的Ⅱ、Ⅲ類賬戶,可綁定五大行多個Ⅰ類賬戶,也就是説客戶可以在五家銀行之間任意選擇産品和服務,這為客戶帶來了更多選擇,也給銀行服務帶來更多挑戰。

  “客戶跨行開立賬戶更加方便,因此流動也將更加頻繁。客戶不通過物理網點就可以進行産品選擇,流動的成本大大降低,這要求銀行在産品和服務方面更具競爭力把客戶留下。”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説。

  “五家銀行間率先推動客戶資訊驗證、加強資訊互聯互通對銀行零售業務有深遠影響。”農行副行長蔡華相表示,隨著賬戶分類管理落地,銀行面臨內部管理、系統改造、人員培訓等問題,加快零售業務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儘管目前跨行資訊查詢對客戶免費,但基於市場化原則,不少銀行還是將此服務作為有償服務向查詢綁定銀行收取一定費用。建行個人存款與投資部總經理楊紹平介紹,銀行需要承擔勞務、系統運營、支付風險管理及爭議處置等成本,因此跨行資訊查詢需要向查詢綁定銀行收取一定費用。但建行承諾,服務費用由銀行承擔,不向客戶轉嫁。

  推動賬戶分類管理保護資金安全

  在2003年之前,居民的個人賬戶基本分為定期儲蓄賬戶和活期儲蓄賬戶,功能相對簡單。

  直到去年央行推出個人賬戶分類管理的要求,個人賬戶進入3.0時代。有全功能、實名制要求高的Ⅰ類賬戶,有可以進行轉賬、投資理財、單日萬元以下消費的Ⅱ類賬戶,也有僅能進行小額支付的Ⅲ類賬戶。

  “通過賬戶分類管理,可以同時滿足客戶對小額支付便捷性和大額資金安全性的要求。”郭田勇説,不同賬戶將服務於不同的支付場景和需求。

  面對目前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欺詐和線上支付風險,五家銀行將主動為客戶開立Ⅲ類賬戶,客戶自行激活後可用於對外綁定非銀行支付賬戶進行小額消費和繳費支付,從而將“金庫”和“錢包”隔離,有效保護資金安全。

  “4月1日各行系統將如期上線,屆時,跨行資訊交流更加頻繁,風險傳遞也變得嚴峻,因此推動資訊共用後,風控合作變得很重要。”許羅德説。

  專家認為,銀行賬戶管理體系相對安全,只是在互聯互通的過程中,可能因操作流程不熟悉發生風險。“如果各家銀行將自己的風險系統做好,應當可以達到風險防控要求。”郭田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