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現代農業潮涌欽州灣

  • 發佈時間:2016-02-25 08:29: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詹新華燕玉海李朝民王小川

  欽州,是一個深藏故事的傳統農區。作為廣西“一帶一路”建設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背靠大西南、面臨北部灣,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欽州現代農業本可實現健康發展,成為區域發展的示範和表率。

  但現實卻很“骨感”。幾年前,談起農業家底兒,欽州人都止不住搖頭:農業自然災害損失較大,水利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生産結構單一,等等。欽州再沿著老路往前走,難免越走越窄。

  欽州面臨的問題,是中西部農區的一個縮影。為了從根本上破解這些難題,欽州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果敢決策,把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將先進的物質技術力量和生産經營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示範區的輻射引導和示範帶動作用,創造綜合效益。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幾年來,欽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會議,內容涵蓋産業發展、技術推廣、新型主體培育、農村改革、標準化生産等各個領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推動現代農業穩健發展。

  “幾年來,欽州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的各項決策部署,以‘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錢袋子’四大工程和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全力推進欽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欽州市委副書記徐貴説。

  幾年過去,一份沉甸甸的現代農業成績單擺在我們面前:

  2015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總計338.12萬畝,完成年度計劃327萬畝的103.4%,糧食總産量實現“五連‘超’”;全市蔬菜總産量135萬噸,同比增長6.8%,蔬菜供給保障能力實現“五連升”;全市水果總産量172萬噸,同比增長3.12%,實現“五連高”(五年連續提高);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9710元,同比增長9.2%,農民收入實現“五連快”。

  幾年來,欽州現代農業發展保持良好勢頭,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這份答卷,浸透著欽州市委、市政府濃濃的三農情懷,更鐫刻著他們堅毅有恒的改革足跡。近日,記者對跳蕩的欽州現代農業實踐進行了探訪。

  示範引領,著力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

  ——全域推進的佈局,黨建興農的目標,融合共贏的發展宗旨,構成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主線

  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2014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的重大決策部署,旨在為政府、企業、農民搭建一個共同的發展平臺,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和積極因素投入農業、支援農村、帶富農民,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行點、試驗場、展示臺。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2014年5月以來,欽州市委、市政府在原有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上,與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決策部署精準“對表”,堅持以工業理念抓農業,打造首批共13個(1個已獲得自治區認定、規劃創建自治區級示範區4個、創建市級示範區8個)要素集中、産業集聚、經營集約、技術整合的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走出一條集約、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守原則、強基礎,示範區建設堅持全覆蓋。“在創建核心示範區過程中我們強調‘四個突出’:突出‘特色’,要瞄準廣西特色農業這個多年打造形成的金質資源開展示範區創建;突出‘現代’,推動示範區實現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産標準化、要素整合化、特色産業化;突出‘核心’,按核心區、拓展區、輻射區‘三區’逐步擴大、梯度推進;突出‘區’的內涵,既採用‘園區’建設理念,又打破‘園’的圍墻,確保可學、可用、可複製。”廣西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謝澤宇説。

  “示範區創建的目標就是核心示範區農戶每人平均純收入明顯高於拓展區農戶,拓展區農戶每人平均收入高於輻射區農戶,輻射區農戶每人平均收入明顯高於當地鄉鎮農戶每人平均純收入。”

  欽州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開宏説,為了切實做到合理佈局,欽州市進行頂層設計,專門出臺了《欽州市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創建實施方案》,明確了2014—2020年的建設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有了頂層設計,認識逐漸統一,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2015年,示範區建設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成效初顯。目前,全市示範區已完成道路建設152.3公里,水利建設177.5公里,基礎設施建設11370平方米,公共設施建設15830平方米。未來5年,欽州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將努力實現全覆蓋。

  ——謀全局、樹典型,示範區建設堅持黨建興農。近幾年,欽州市農業局機關黨委將“自強實幹、融和共贏”的欽州精神與三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圍繞“黨建興農”目標,紮實有序推進示範區建設。

  黃成軒和胡成武是欽州農業的兩面旗幟。他們均是欽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共産黨員,紮根基層幾十年,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業績。黃成軒帶領群眾引種和擴種冬椒成功,使那麗變成了欽州的“辣椒市場”,帶動大量的椒農走上致富路。胡成武在上級農業部門的支援指導下,通過實踐、總結和探索,創造了糧食高産紀錄,2015年早稻試驗平均畝産幹谷861.1公斤,刷新了欽州市單産770.8公斤紀錄,打破了廣西雙季稻的單産紀錄。

  為了更好發揮黨組織在合作社中的核心引領作用,2013年以來,欽州市農業局機關黨委圍繞“黨建興農”目標,通過“六引六爭”(領導帶頭引導組建,爭當黨建“組織員”;“尖兵”派駐引導組建,爭當黨建“勤務員”;“主動到府”引導組建,爭當黨建“服務員”;陣地活動引導組建,爭當黨建“輔導員”;典型宣傳引導組建,爭當黨建“宣傳員”;培訓教育引導組建,爭當黨建“教導員”),本著“參與而不干預、引導而不領導、幫辦而不包辦”的原則,把引導幫助合作社建立黨組織作為新形勢走訪基層黨建的工作創新來探索實踐。目前,全市已建黨組織的合作社有36家,走出一條“合作社裏建支部、建好支部促發展”的新路子。

  ——破藩籬、促發展,示範區建設堅持融合共贏。打破田埂阻礙,破解土地資本要素制約。在欽北區九佰垌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通過土地流轉,打破田埂,有效克服地塊零碎、資金分散等難題。目前,該園區已形成核心區3000多畝耕地連片規模經營優勢,整合資金3195萬元。在園區放眼望去,以10畝為單位的種植小區整齊劃一,灌溉和電力設施配套到田間地頭,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提升了園區承載力。

  發展生態農業,破解資源環境硬約束。廣西欽州欽南台灣農民創業園于2011年6月經農業部和國臺辦批准設立,是首個落戶廣西的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欽州市欽臺農業生態休閒觀光園是由臺商史慶章投資2.4億元興建,佔地面積2800畝,依託台灣精品農業,努力打造以台灣文化為主題元素,集種植、休閒、觀光于一體的休閒綜合觀光示範區。目前,園區成功發展種植基地2200畝,因地制宜種植果蔬,包括日本秋葵、台灣鳳梨、火龍果等,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延伸産業鏈條,破解農産品價格天花板。立足荔枝、火龍果、富硒稻米等規模特色産業優勢,鼓勵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加工、品牌構建、農業休閒旅遊。欽州市欽南區瑪氏火龍果産業示範區、靈山縣龍武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欽州市欽南區康熙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區分別完成火龍果、荔枝、富硒稻米加工廠建設,打造出“龍武荔枝”“火龍牌火龍果”“康熙牌富硒大米”等綠色食品品牌,打通了從選種至行銷的農業産業鏈各個環節,有效提升農産品附加值。

  創新為要,精準推出硬招實招

  ——關鍵是找準路子,推出一批叫得響、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創新靶向更準、手段更準、重點更準,是現代農業發展舉措的新亮點

  “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黃開宏説,幾年來,欽州農業農村改革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問題入手,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使改革落地生根。

  ——創新靶向精準,用科技築牢安民之基。

  打擂臺,是中國舊時武術散打的一種競賽形式。近年來,欽州市農業部門巧妙地將“打擂臺”這種古老的方式融入了水稻高産創建技術活動當中,成為激發農業技術人員創新高産技術以及通過技術實現高産的“動力源”。

  “所謂‘打擂臺’,就是把農技員下放到田裏去,每個人都要找農戶結成對子,專門提供技術指導,每季收割後有針對性地進行總結,通過尋找差距來改進方法,達到助農增收的目的。”黃開宏介紹,2012年欽州市啟動了糧食高産創建競賽活動,2013年晚稻畝産達到770.7公斤,打破了“晚稻産量不超早稻”傳統局面,全年糧食總産首次突破113.15萬噸,比開展“擂臺賽”前的2010年增8.47%。

  欽北區那蒙鎮平福村水稻高産擂臺基地負責人葉建春介紹,為提高高産創建過程中的技術支撐能力,欽州市農業部門及時展開“全年水稻噸糧技術”研究,並申請科技立項。針對本地生産上大面積推廣的“Y兩優2號”和“深兩優5814”等水稻新品種,開展了育秧方式、增密拋插、氮肥後移等綜合配套技術試驗,整合了拋插平衡、施肥平衡、水汽平衡等配套的雙季稻“平衡栽培技術”,經自治區專家鑒定,這項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據悉,欽州市各縣、區創建活動不僅設置了“單塊稻田擂臺模式”,還加入了“連片高産擂臺模式”,參賽對象不再局限于農業幹部,普通農戶、種糧大戶和合作社均可報名參加,通過“擂臺模式”欽州市糧食不斷增産,促進錢糧雙增。

  ——創新手段精準,構建“三網助三農”服務新格局。

  面對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和農村勞動力快速轉移的新形勢,如何推動欽州農村經濟發展?2013年10月,欽州市農業局在自治區農業廳和市委組織部門的支援指導下,創造性地在全市農業系統組織開展“建三網助三農”活動,建立了市、縣(區)、鎮、村四級聯創機制,全面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建網、農村黨風廉政網和農業科技培訓網(簡稱“三網”),助推三農工作全面發展。

  “三網助三農”如何精準落地,是個難題。因為“三網”並非完全是“三個電子網路”,而是要借助電子網路,形成一個市縣鎮村四級級級有人負責的電子網路和管理網路相結合的綜合網路。鑒此,欽州市農業局進行調研後,設計了一套“三網合一”的效果圖,然後在欽南區犀牛腳鎮聯民村探索實踐。

  欽州市農業局通過在聯民村建設合作社黨建網、農業科技培訓網、農村黨風廉政網,將該村甘蔗種植合作社裏5名黨員組織起來,重點培訓指導,給予經費扶持,打造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農業工作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相結合的服務新平臺。2014年8月,欽州市農業局召開現場推進會,總結推廣聯民村經驗。至此,全市農業系統“建三網助三農”建設工作全面鋪開。

  “建立專業合作社黨建網,增強農村經濟組織動力;建立農村黨風廉政網,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建立農業科技培訓網,增強農民致富奔康能力。三網融合,就能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黃開宏説,“三網助三農”有四個特點:

  讓合作社的黨員有了“家”的感覺。合作社成立黨組織後,讓黨的相關政策精神及時傳達到合作社的黨員群眾中去,消除了以往黨的惠民政策在合作社“懸空”和“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尷尬境況。

  加強了黨員的責任擔當意識。合作社黨員敢於結合自身優勢向社員公開服務承諾。如靈山縣三隆鎮三喜番石榴種植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施揚專,是台灣番石榴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他主動向群眾承諾免費提供種植技術,在他的引導和幫助下,現在台灣番石榴種植已成規模,番石榴已成果農“搖錢樹”。

  完善了農民培訓服務體系。由合作社黨支部根據産業要求組建不同類型的農民田間學校,如蔬菜、茶葉、甘蔗、水稻等。他們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量身”開展集中培訓,提升合作社帶頭人和領辦人的“軟實力”;同時結合“新型農民培訓工程”,使群眾社員在田間地頭免費學到理論技能知識,發展農業生産。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農業項目資金監管得到加強。由於每個網點都成立有村“三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或“農業資金項目”監管領導小組,增強了群眾對村集體“三資”和農業資金項目使用的知情權、監督權。同時,市縣(區)鎮農業部門還不定期進行督導抽查,確保各項資金項目不受侵蝕。

  ——創新重點精準,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針對農村單家獨戶經營風險大效益低等問題,欽州市總結推廣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做法,即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靈活採取土地入股、土地租賃返聘、土地分季共用、服務託管等利益聯結形式,發展以土地股份合作共贏、企業租賃經營、“大園區+小農場”等多種規模經營方式,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流轉,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增強市場競爭力。

  欽南區康熙現代農業種養合作社是規模化經營的典型代表。“康熙合作社採用土地入股和服務託管經營方式流轉建設3000畝富硒水稻生産示範基地,整合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綠色植保新技術等現代農業新技術,減少農業生産中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同時,該社通過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推廣糧食、水果、蔬菜和養殖産業標準化種養模式,帶動周邊農戶每年每畝田增效1800元。”康熙現代農業種養合作社負責人陳亞大介紹説。

  為了深入挖掘農業的旅遊觀光功能,欽州市積極推動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打造休閒農業精品點與旅遊線路,提升現代農業綜合效益。欽南區瑪氏火龍果産業核心示範區在現有火龍果8500畝的基礎上,通過開發火龍果洗面奶、面膜、乳液等深加工産品3個,申請專利2個,啟動了4000畝火龍果文化休閒園項目,著力打造火龍果生態觀光旅遊的農業5A景區。目前該市13個示範區圍繞市、縣城區周邊布點,初步形成了車程在半小時左右的都市農業旅遊圈。

  上下同心,整合資源合力推進

  ——實實在在的財政投入、務求實效的統籌安排、經營主體的主動投資,是現代農業發展實踐的新氣象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一定要注重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任接著一任做。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徐貴説,幾年來,欽州市委、市政府統一思想,聚焦“一張圖”,展開“一盤棋”,上下同心,主動作為,整合資源合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政府節流開源增加投入。近年來,在經濟新常態下,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但對三農領域的投入力度並未減少。僅示範區創建一項,截至2015年11月底,欽州市13個示範區已投資2.69億元,對示範區的山、水、田、林、路和電氣、資訊基礎設施等進行改造,為示範區創建打下良好基礎。

  ——部門協調統籌優化服務。農業部門發揮主力軍作用,把産業發展、技術推廣、新型主體培育、農村改革、標準化生産、農産品品質安全等工作融入示範區創建來推進。國土部門優先安排示範區內工業建設用地指標,並對示範區內土地“小塊並大塊”給予必要的獎補。財政部門從預算環節入手,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集中投向示範區。發改、氣象、農機等多部門齊心協力優化三農服務水準。

  譬如,為了創新産品流通機制,提高園區行銷水準,欽州市農業局聚焦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創新推進示範區農産品流通。2015年以來,多次組織欽州市示範區企業、合作社依託淘寶網、廣西農産品貿易網等網站線上舉辦展銷節,同時參與廣西名特優農産品交易會、全國荔枝龍眼交易會、靈山荔枝節等傳統型重大節會展會。扶持示範區直銷店建設,2015年新設立欽州致臻農業無公害蔬菜直銷中心,該中心對接多個示範區蔬菜基地,讓市民享受現代農業發展成果。

  ——各种經營主體主動投資。示範區創建,政府投入是基礎,各种經營主體投入是關鍵。欽州各地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特色辦區”的原則,採取以獎代補的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數億元民間資本投入示範區創建,催生了一批新型經營主體。欽南區鑫農歡樂農莊負責人陳家珍就是其中一員。

  鑫農歡樂農莊前身是台灣老闆創辦的蓮霧果園,由於土質問題,蓮霧生長並不理想。2013年,陳家珍等4人看中了該地的地理位置和已種植的6000棵蓮霧果苗。在欽州市農業局指導下,陳家珍組建了合作社,先後投入3900多萬元,創建了鑫農歡樂農莊。鑫農歡樂農莊位於欽南區尖山鎮九鴉村,總佔地約3000畝,是集現代農業、休閒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新型農家樂旅遊度假區。置身園區,果樹林立、芳草茵茵、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心曠神怡、物我兩忘。陳家珍説,去年11月8日,該示範區在還沒正式開園試營業階段,單日營業額就超20萬元,成為廣西首個人氣爆棚和單日營業額最高的農業示範園區。如今,鑫農歡樂農莊成功貼上了“全區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四星級園區”的標簽。

  鋪磚、排水、疏浚,何連珍輕車熟路;白天上班,晚上休息,何連珍覺得自己的日子沒有比現在更好的了。面對記者的採訪,家住欽南區尖山鎮九鴉村橫豐三隊的何連珍打開了話匣子:“家裏有8畝地承包給鑫農,每年可獲得5200元的收入;給鑫農打工,月薪2400元;剩下來的土地還能種植高産水稻,犁田、耕作、收割均由鑫農包辦。現在,我們一家人生活很幸福!”

  欽州的天穹是純凈的,欽州的山水是自然的,欽州的環境是宜居的……行走在欽州鄉野蔚藍的天空下,液態的陽光裏,和煦的微風中,不知你是否聆聽到了春天花開的聲音,鳥兒歡娛的鳴唱?!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現代農業大潮涌動欽州灣的陣陣聲浪?!站在“十三五”開局的門檻上,我們矚望未來,欽州農業在中國農業的版圖上呈現出一片永恒的亮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