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間債市開放一舉多得

  • 發佈時間:2016-02-25 06:06: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2月24日表示,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並取消額度限制。人民銀行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實施宏觀審慎管理。業內人士分析,此舉一方面可以擴大債券市場資金來源,另一方面能便利海外資金投資人民幣資産,可謂一舉多得。

  取消投資債市額度

  人民銀行表示,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2015年,人民幣加入SDR等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全球機構投資者對包括債券在內的人民幣資産的投資需求日益增加。

  根據央行公告,在我國境外依法註冊成立的各類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資産管理機構等),依法合規面對客戶發行的投資産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均可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將參照該公告執行。為維護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人民銀行鼓勵境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此類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沒有額度限制。根據公告,人民銀行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實施宏觀審慎管理。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完成備案、開戶等手續後,即可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者。

  招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此舉意味著投資債市的QFII等額度已經取消,一方面可以擴大債券市場資金來源,有利於消化持續增長的債券供給,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則呼應人民幣加入SDR與國際化進程,便利海外資金投資人民幣資産,便利人民幣離岸在岸市場跨境迴圈,提升人民幣債券市場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此前,2015年6月,進入銀行間市場的境外清算行獲准參與債券回購業務,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機構參與我國債券市場的積極性。2015年7月,人民銀行允許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影響將逐漸釋放

  央行網站23日公佈了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人撰寫的工作論文,該論文稱,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對境外投資者入市的限制逐步放開。但是從整體上看,境外投資者進入的速度與市場的實際需求還存在差距。

  上述工作論文建議,加快對境外投資者開放我國債券市場的步伐,提高QFII、RQFII的額度、放鬆審批條件和投資約束(如QFII/RQFII投資人必須在6個月內用完額度的要求,就制約了部分投資人的申請意願),進一步放鬆對人民幣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等機構的準入要求,允許境外資産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養老金管理機構等投資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劉東亮認為,目前中國債市中外資比例遠低於美國等成熟市場,未來市場空間十分廣闊,但海外增量資金進入中國仍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資本管制尚未全面放開。同時,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仍存,匯率風險可能削弱人民幣資産的吸引力。

  不過,劉東亮認為短期內海外資金不會大規模涌入,對債市的影響不會太明顯,其影響將在中長期內逐漸釋放。未來進入國內債市的增量海外資金,以養老基金等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産品募集的客戶資金為主,預計投資期限將較長,不會加大債券市場的投機性和波動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