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6年全國雜糧生産指導意見

  • 發佈時間:2016-02-24 08:29: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雜糧是種植業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替代作物,是改善膳食結構、促進營養健康的重要口糧品種,也是老少邊窮地區促進扶貧開發、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經濟作物。為充分發揮雜糧在“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輪作倒茬、土壤培肥等方面的優勢,有效利用南方冬季光熱資源,推進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依據自然生態條件和生産特點,特製定2016年全國雜糧生産指導意見。

  一、東北雜糧區

  (一)區域範圍。本區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包括黑龍江黑河、齊齊哈爾、綏化、牡丹江,吉林省白城、松原、敦化,遼寧朝陽、錦州、阜新和內蒙古赤峰、通遼、呼倫貝爾與興安盟等地。

  (二)自然條件。本區地處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西坡和長白山西北坡,緯度高,冬季嚴寒,夏季短促,無霜期最少,僅90多天,晝夜溫差較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是傳統的雜糧種植區。

  (三)生産情況。本區是我國糧食主産區,農業生産條件良好,地勢平緩,生産規模大,産量水準高,適於大型機械作業。本區為雜糧春播區,一年一熟,一般每年3月上旬開始播種,機械化生産程度較高。高粱、穀子、糜子、蕓豆、綠豆、小豆曾是本區域的傳統糧食作物,但由於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成為少數地區種植的搭配作物。近年來,在種植大戶規模化種植推動下,穀子、高粱、大麥、糜子、蕓豆、綠豆等雜糧面積呈上升趨勢,機械化生産水準不斷提高。

  (四)發展對策。該區地跨東北冷涼區和農牧交錯區,重點是要促進玉米結構調整和滿足畜牧業對優質飼料的需求。該區要積極發展雜糧生産,推進輪作倒茬,發展全程機械化生産。

  重點作物。內蒙古呼倫貝爾,黑龍江黑河、齊齊哈爾等高緯度地區,適度發展蕓豆、綠豆等適於機械化作業的食用豆類,適當擴種大麥、糜子、穀子、高粱種植,建立土地種養輪作種植體系。內蒙古赤峰、通遼、興安盟,吉林白城、松原,遼寧朝陽、阜新、錦州,充分發揮傳統種植優勢,適度發展穀子、高粱、糜子、綠豆、小豆等種植,適當發展適宜於機械化收穫的豌豆種植。內蒙古赤峰、通遼是全國蕎麥優勢主産區,根據市場需求和輪作需要適度恢復蕎麥生産規模。

  關鍵技術。示範推廣種子包衣、配方施肥、糜子(穀子)精量溝播、蕓豆高臺大壟密植、綠豆(小豆)壟作雙行精量播種、蕎麥大壟雙行溝播、高粱壟作密植機械化栽培和壟作輕簡高效栽培等技術。

  耕作模式。主要有穀類(穀子/糜子/大麥/蕎麥/高粱)—豆類(蕓豆/綠豆/小豆)—馬鈴薯輪作,穀類—油料輪作以及深松壟作、溝壟和免耕栽培等模式。

  二、華北雜糧區

  (一)區域範圍。本區主要分佈在山西、河北兩省和內蒙古中部,包括內蒙古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地,河北張家口、承德和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呂梁及兩省太行山區。

  (二)自然條件。本區地處內蒙古高原南部、黃土高原東部,自北向南從半乾旱向半濕潤氣候過渡。北部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貧瘠,降水量300毫米以上,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繁,晝夜溫差大,其中乾旱、霜凍發生概率大、影響範圍廣、危害程度重。南部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800米以上,氣候溫涼,年降水量500~650毫米。

  (三)生産情況。本區生産條件較差,土地不平整,土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本區為雜糧春播區,一年一熟,一般每年3月中下旬開始播種,大部分作物為傳統種植方式。穀子、糜子、高粱、蕎麥、燕麥、綠豆、蕓豆、小豆等抗旱、耐瘠薄,曾是本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生産優勢明顯,呈區域性分佈,但近30年來種植面積下降幅度較大。隨著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覆膜穴播技術和膜下滴灌技術推廣,中小型機械化作業穩步推進。

  (四)發展對策。太行山區是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區域,也是雜糧傳統産區,要適當恢複雜糧生産,促進結構調整,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重點作物。根據無霜期長短選擇適宜種植的雜糧種類和品種,適度發展穀子、糜子、蕎麥、高粱、燕麥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等雜糧種植,恢復豌豆、蠶豆、蕓豆、綠豆、小豆等豆科作物種植面積。

  關鍵技術。示範推廣種子包衣、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以及穀子輕簡高效、高粱寬行高密輕簡栽培、燕麥“一早三改”高産栽培等技術。

  耕作模式。主要有穀類(糜子/穀子/燕麥/蕎麥)—豆類(蕓豆/綠豆/小豆/豌豆)進行輪作,綠豆、小豆與玉米間作,免耕栽培、覆蓋節水栽培等模式。

  三、西北雜糧區

  (一)區域範圍。本區主要分佈在陜西、甘肅、寧夏及青海海東地區,包括陜西榆林、延安及關中渭北,寧夏固原、吳忠、中衛,甘肅武威、白銀、蘭州、定西、天水、平涼、慶陽、臨夏和隴南,青海海東等地。

  (二)自然條件。本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和毛烏素沙漠南緣,氣候條件多樣,從東南到西北,氣候依次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半乾旱氣候和乾旱氣候。該區生態環境脆弱,光熱條件充足,降水偏少,乾旱頻發。海拔1000~1500米,年氣溫6~1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

  (三)生産情況。本區丘陵溝壑縱橫,地面支離破碎,土壤瘠薄。本區北部為雜糧春播區,一年一熟,南部為雜糧夏播區,一年兩熟,多數地區為傳統種植方式,少數地區適宜小型機械化作業。糜子、蕎麥、穀子、高粱、燕麥、豌豆、蠶豆、綠豆、小扁豆、草豌豆、鷹嘴豆等抗旱、耐寒、耐瘠薄,曾是本區主要糧食作物,呈區域性分佈,具有生産優勢,但近30年來種植面積下降幅度大。

  (四)發展對策。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熱資源和土地條件,發揮雜糧生産優勢和市場優勢,促進用地養地相結合,提高種植效益。

  重點作物。因地制宜發展糜子、蕎麥、穀子、燕麥、大麥生産,擴大蠶豆、豌豆、草豌豆、小扁豆、鷹嘴豆等豆科作物種植面積。

  關鍵技術。示範推廣種子包衣、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旱地深松耕蓄水保墑技術,以及糜子精量穴播、蕎麥抗旱溝播栽培、有機蠶豆標準化生産、豌豆抗旱節水栽培、綠豆雙壟溝播覆膜栽培等技術。

  耕作模式。主要有薯類(馬鈴薯)—穀類(糜子/蕎麥/燕麥)—豆類(豌豆/蠶豆/小扁豆/草豌豆/鷹嘴豆)輪作,穀類(糜子/蕎麥/燕麥)—油料(胡麻/黃芥)—豆類(豌豆/小扁豆/草豌豆/鷹嘴豆)輪作,綠豆與棉花、玉米、穀子、棗樹等進行間作,覆蓋、免耕栽培等模式。

  四、青藏雜糧區(一)區域範圍。本區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兩省及甘肅、四川、雲南部分地區,包括青海、西藏全部,甘肅甘南,四川甘孜、阿壩,雲南迪慶等地區。

  (二)自然條件。本區位於青藏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屬於高原氣候,空氣乾燥稀薄,太陽輻射強,日照時數長,氣溫低,降水少;主要農作區年日照時數2000~3000小時,年平均氣溫多在5℃以下,夏季平均氣溫8℃~18℃,無霜期100~160天,乾濕季分明,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

  (三)生産情況。本區土壤瘠薄,生態系統脆弱,農業生産條件差,以傳統種植方式為主,適宜中小型機械化作業。本區為雜糧春播區,一年一熟,一般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播種。青稞是藏族居民的主要食物,多數地區青稞種植面積佔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60%以上,還有少部分種植蠶豆和豌豆。

  (四)發展對策。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熱資源和土地條件,發揮青稞的生産優勢,滿足藏區糧食安全需要,推進輪作倒茬,防控病蟲草害,提高種植效益。

  重點作物。本區是青稞優勢産區,要穩定青稞生産,保障藏區口糧供應,適度發展豌豆、蠶豆、蕎麥等其他雜糧雜豆。

  關鍵技術。示範推廣種子包衣、化學除草、配方施肥、青稞全程機械化、偏溫濕區青稞“春改冬”等技術。

  耕作模式。主要有豆(豌豆/蠶豆)—麥(青稞)—油菜輪作等模式。

  五、西南雜糧區

  (一)區域範圍。本區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等省(區、市),包括雲南(除迪慶)、貴州、四川(除甘孜、阿壩)、重慶全部,以及廣西百色等地。

  (二)自然條件。本區屬於溫帶和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水熱條件較好,丘陵山地和高原佔80%以上,海拔1000~2400米,地勢起伏大,生産條件差異大。光照條件較差,北部年降水量為500~700毫米之間,南部降水量1500~1750毫米。地形複雜,岩溶發育廣,石漠化嚴重,農業生態系統脆弱。

  (三)生産情況。本區雜糧主要有蠶豆、豌豆、蕓豆、苦蕎、高粱、大麥、薏苡等,以春播為主,同時兼有夏秋冬播,是當地重要的糧食作物。本區地形複雜,地勢起伏大,農業立體性強,農業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産程度較低。中小型機械化生産是發展方向。

  (四)發展對策。依據國家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和本區農業立體性強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雜糧種類和品種,適當增加山區和旱地的雜糧種植面積,提高雜糧的種植效益。

  重點作物。雲南與四川相鄰的大小涼山及貴州西北部宜發展苦蕎、蕓豆生産,四川與重慶北部山區宜發展蠶豆、豌豆生産,雲南東南部與貴州西南部及廣西西北部宜發展薏苡生産,水稻區域利用冬季休閒時間發展冬種蠶、豌豆,煙草種植區發展豌豆種植。

  關鍵技術。示範推廣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早秋蠶豆高效栽培、反季小粒蠶豆栽培、蠶豆稻後留茬免耕直播、豌豆早秋煙後套作、鮮食蠶豆(豌豆)高産栽培、苦蕎小穴點播、苦蕎精量條播高産等技術。

  耕作模式。主要有蠶豆—水稻輪作,煙草—豌豆輪作,馬鈴薯—蕎麥輪作,豆類—蕎麥輪作,蠶豆與馬鈴薯、小麥、大蒜、玉米等進行間作,蠶豆與煙草、玉米進行套種,硬茬直播、留茬免耕、設施栽培等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