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幣政策更重精準靈活

  • 發佈時間:2016-02-24 05:55: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如何穩增長?一提到貨幣政策調控,市場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降息降準。出乎意料的是,2016年農曆新年前,降準並未如市場預期而至,央行釋放跨年流動性的是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一系列工具。如何理解貨幣政策調控的思路轉變?

  結合近期我國貨幣政策操作來看,貨幣政策調控機制正逐步完善,調控思路也在發生轉變。當前,我國貨幣政策面臨的環境更為複雜,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方面,財政政策應該是主戰場,因為財政政策是天然的結構性政策;而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如果過度寬鬆,會造成資産價格泡沫和人民幣的貶值。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加深,貨幣政策需要站在更加開放的全球格局來進行考慮,政策制定需要有國際視野:一方面需要考慮匯率因素,降準等總量型的貨幣政策工具的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體現在匯率上,會導致人民幣匯率承壓,引發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下降。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結合SLF、MLF、PSL等工具來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實現穩定貨幣流動性的目標。

  日期,央行宣佈公開市場操作由每週二、四兩次改為每日均可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頻率提高,不但有利於撫平市場波動,穩定市場預期,同時對於完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促進利率走廊的培育和建設,進而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機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新階段,同時面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的形勢下做出的政策轉型,是更加傾向於使用多元化、結構化、靈活性強的工具進行精準操作的體現。

  今年1月,公開市場上實現凈投放1.07萬億元,同時搭配使用SLF、MLF和PSL,釋放的流動性規模幾乎等同於一次降準,既應對了即期的流動性風險,又舒緩中期的流動性壓力。

  在降低資金成本的同時,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也需要解決,這需要突破傳統貨幣政策的範疇,把總量調控與定向調控結合起來,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近日,央行公佈了對2015年度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情況的考核結果:絕大多數銀行信貸支農支小情況良好,滿足定向降準標準,可以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少數銀行不再滿足定向降準標準,不能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一些此前未享受定向降準的銀行通過主動調整優化信貸結構,達到了定向降準標準,可以在新年度享受優惠準備金率。實施定向降準並進行考核,有利於將金融活水引導至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建立正向激勵機制,這是完善貨幣政策調控機制的重要舉措。

  正如《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所指出的,貨幣政策應保持中性適度,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要綜合運用好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那麼,降準降息是否還在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內呢?市場普遍認為,未來央行使用降準、降息等傳統工具的可能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SLO、SLF、MLF以及再貸款等更為精準、更具針對性、更能引導市場利率的各類公開市場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降準降息等工具就不再使用。連平認為,需要通過價格型工具和數量型工具的綜合運用,更有效、更精準、更直接地實現政策目標,並達到價格型和數量型調控工具的優勢互補,推動融資成本降低和金融效率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