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本土運動品牌開始業績奔跑

  • 發佈時間:2016-02-24 00:32:19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長久陷入業績泥沼的運動品牌,正在打翻身仗。隨著政策利好、國內體育環境火熱,國産運動品牌業績紛紛回暖。李寧在連續三年虧損後宣佈去年扭虧為盈,安踏、特步、361度等公司也是紛紛報喜。

  受此影響,這些在港上市的公司去年股價表現不俗,最高漲幅超過50%。《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最近不少券商研究員也在密集推薦相對稀有的A股運動品牌標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外知名品牌虎視眈眈之下,本土品牌挑戰巨大。

  真人秀助推 迎來“第二春”

  “庫存壓頂”、“關門潮”、“業績下滑”、“轉型困難”,國産運動品牌正以實實在在的報表,扯下昔日的標簽。

  日前,李寧公司發佈公告稱,預期2015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虧將大致持平,公司在2015年將實現扭虧為盈,這是李寧連續三年虧損後首度盈利預喜。

  事實上,業績回暖的運動品牌不僅是李寧。安踏方面也表示,在經歷兩年的業績爬坡期之後,公司業績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實現2015年營業額破百億的目標。特步此前公佈的三季報也顯示,第三季度平均同店銷售表現錄得高單位數增長,2016年第二季的訂貨會訂單金額按年升10%。

  另外,361度2016第一季和第二季訂貨額增速均為15%,第三季訂貨額實現高單位數增長,連續八個季度實現增長,增長主要源於鞋履産品,尤其是跑鞋、綜訓及戶外等功能性品類。匹克體育2016年前三季度訂貨額均同比增10%-20%,延續穩健增長的態勢。

  與之相對應,這些在港上市的公司去年股價表現也春風得意。2015年安踏體育的漲幅超過55%,361度、特步國際、李寧斬獲漲幅分別為40.4%、34.5%和10.8%。

  《金證券》記者接觸的券商研究員分析,去年體育産業頻吹政策暖風,加上各種賽事興起、國民健康意識萌發,讓國內體育産業迎來“第二春”。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催生了各類運動社交,人們熱衷於在朋友圈裏曬曬運動成果,也讓體育消費無比火熱。國聯證券一份研報更指出,中國消費精英團隊的消費習慣正在變遷,GPS運動手錶、緊身褲和水袋背包成為富人們新的必備品,而明星參與的綜藝真人秀節目大多與體育相關,如跑男、冰雪奇跡、衝上雲霄等,也帶動了體育服飾的粉絲效應。

  猛虎出沒 熱羹難搶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6年奧運會的召開,將再度刺激運動用品發展。消費市場權威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則判斷,到2020年中國的運動服裝市場將超過奢侈品市場,每年將有兩位數增長至2808億元,同期奢侈品市場每年僅有個位數增長,至1924億元。歐睿國際稱,相比之下,歐洲的運動服裝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達640億美元,中國的運動服裝市場不過剛開始施展拳腳而已。

  雖然A股運動品牌上市公司稀少,但《金證券》記者發現,近期不少券商也在密集推薦探路者三夫戶外等標的。財報顯示,探路者去年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9.41億元,同比增長92.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7億元,同比下降17.88%。公司凈利與營收不相匹配,主要是因為按25%的稅率計算預提了母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的所得稅費用。

  三夫戶外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注戶外用品綜合品牌零售的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凈利潤1090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63%和-22.81%。但董事長張恒堅定認為,戶外受宏觀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是短時間的,從長遠來看一定是非常好的高增長行業。

  前述研究員提醒,運動消費行業拐點已現,但國産品牌在與耐克、阿迪等知名品牌的競爭中一直處於劣勢,並非每家公司都能分到産業熱羹。事實上,國際品牌早已是猛虎下山。據了解,阿迪達斯早在2010年就啟動“通往2015之路”戰略,目標2015年銷售額較2010年增長45%-50%,據其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通往2015之路”計劃已經完成,並制訂了下一個五年“立新”計劃,在足球、跑步、女子、兒童及運動經典系列等五大驅動領域發力。而2015年耐克大中華區的收入也達到30.67億美元,較2010年的17.42億美元同樣有大幅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