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塑劑行業如何“智造”?

  • 發佈時間:2016-02-23 22:32:4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曉曦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我國增塑劑産業出現嚴重問題,主要是兩個結構不合理,一方面是生産環節結構出現問題,一方面是需求結構問題。”中宇資訊分析師徐時楠表示,2008年以後,其實下游需求已經出現疲軟態勢,只是在當時國家多次出臺刺激政策,以投資擴大內需,緩解了世界經濟低迷帶來的危機,彌補了實際需求上的不足,多地增塑劑裝置開始快速野蠻增長,導致産能嚴重過剩。地方政府也願意保護它們,不希望它們倒閉。而刺激政策過後,在全球經濟運作低迷的今天,産能過剩凸顯了出來。

  我國對增塑劑使用標準滯後,也使得在過去五年野蠻增長的裝置多是被歐美等地區禁用的傳統鄰苯類增塑劑。主要的進口國對PVC塑膠製品的檢測手段和標準逐年提高,使得很多外貿企業的經濟損失難以彌補,貿易壁壘又凸顯出大部分的過剩産能集中在鄰苯類增塑劑,而環保類增塑劑的需求開始大幅提高。

  徐時楠表示,以上兩方面是增塑劑産業面臨的問題。“十三五”起步,國家將經濟增速定緩,其主要目的多為調整目前製造業結構。“中國智造”已經在路上,一些粗放的,拼人力、拼環境的企業將被淘汰,很多低端塑膠製品註定開始過渡到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的順利進行消化過度産能,但必須要符合他國的實質需要,一味地消化産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很多下游的PVC塑膠製品在我國的需求總量會大幅提高,而我國的製造才剛剛起步,比如醫療塑膠製品、玩具、水上塑膠製品。但在這個過程中,傳統增塑劑以及低端塑膠産業會受到劇烈的衝擊,大型企業可以通過很多利好政策得到資金,改進或者引進新的裝置,但是對於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説,無抵押物,獲得貸款不易,只能慢慢被淘汰。有沒有“大作為”,還取決於國家有沒有決心和信心把資源、資金和政府支援力度轉到中小微企業去。

  現今世界一場新的製造業競爭已經拉開了序幕,中國的“世界工廠”美譽正在向新興經濟體過渡,期待、品質和效率會成為“中國製造”新的代名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