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增設19家口岸進境免稅店 努力“把消費留在國內”
- 發佈時間:2016-02-23 13: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我國將在廣州、杭州、深圳等地增設19家口岸進境免稅店。《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把消費留在國內”大有文章可做。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年春節期間,我國出境遊人數再創新高,而出境遊人群除了遊玩便是“買買買”。一些國外媒體甚至把中國遊客稱作“行走的錢包”。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在去年一年,全球46%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買走,而這其中的80%都是在境外購買的。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熱衷於海外購物?價格仍是最重要的因素。有數據顯示,境外購物和國內相比,酒類産品平均價差64%,最高價差達85%;腕錶平均價差33%,最高價差83%。而消費者常買的服裝、香水、箱包、化粧品和皮鞋,價差都在30%以下。
為此,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近期聯合印發《口岸進境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將在廣州、杭州、深圳等地增設19家口岸進境免稅店,而居民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的消費額度也由5000元增加到8000元。
此次出臺的辦法是對去年4月28號國務院第90次常務會議決定“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的一次落實,有專家認為,這將對吸引境外消費回流,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帶來顯著效果。
“把消費留在國內”將大有文章可做。
如何把更多消費留在國內?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奎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經濟之聲:去年我國的貨物貿易出口和進口都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下降,特別是進口的下降幅度達到14%。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出臺的《口岸進境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主要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劉英奎:第一,全球貿易自由化蓬勃發展,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迅猛發展,現在全球已經有數百個自貿區。我國也在加快實施自由貿易戰略,目前已經簽署了十幾個自貿協定,而自貿協定的核心內容就是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第二,我國的出境旅遊持續火爆,國外也紛紛採取促進銷售的措施來吸引中國的消費者,所以境外消費非常火爆,如何把中國遊客在境外的巨大消費能力轉化至境內也成為了一個重大課題。另外,我國2015年進口、出口和進出口總額都出現了下降,從而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擔憂,這一政策顯然也是重要的調整措施之一。第三,如果我們能通過這一新政策把出境旅遊的支出轉變為入境商品的消費,雖然貿易總量不會減少,但是貿易的結構可以發生變化,貿易的收益也能從國外轉移到國內,從而增加國家的外匯儲備,促進國內商業貿易的繁榮。第四,這一政策能為國內的遊客提供方便,有效杜絕假冒偽劣産品。同時,放開經營店的地域類別限制也有利於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免稅事業的健康發展。
經濟之聲:此次我國將增設19個口岸進境免稅店,這樣的規模大嗎?居民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的消費額度由5000元增加到8000元,額度的增加幅度是否足夠?能否真的能把境外消費留在國內呢?
劉英奎:我國將增設19個口岸進境免稅店,這一數量還是偏低。此外,5000到8000的相對增長數量不低,但是絕對數量比較小,因為8000塊錢人民幣還不夠買一隻LV包。但是每一項政策都有兩個方面,大幅度提高購買數額也會産生一些負面效應,所以根據綜合考慮,雖然提升的數額不是很大,但是還是合適的。
經濟之聲:儘管目前國內的機場口岸免稅店也不少,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免稅店人都冷冷清清,而且價格相比國外來説還是貴很多,産品的種類也不豐富。這是不是説明目前免稅店的經營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劉英奎:它們在經營管理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過去經營沒有完全放開,所以導致了一些壟斷經營現象的出現。雖然國外的銷售非常火爆,但是國內的商品卻常常賣不出去,所以這裡面既有商品價格高的因素,也有産品種類較少,宣傳不到位以及品牌種類缺乏等其他原因。因此,店商也應該進一步轉變經營模式,從而更好的把國家的優惠政策轉化為自身的商業利益和消費者的經濟實惠。
經濟之聲:在增設免稅店的同時,還有哪些措施可以讓中國的遊客把消費留在國內呢?旅遊産業的發展政策上是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劉英奎:首先,免稅政策也有調整的地方,比如這一次增加的免稅店絕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也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另外,中西地區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此外,機場口岸大部分也設立了,但是為了方便顧客,繁華地帶也可以考慮設立一些免稅店。最後,我們也可以考慮讓不出境旅遊的國內消費者享受到一定的免稅購買待遇等,這些政策都有進一步探討和調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