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唱”主角

  • 發佈時間:2016-02-23 13:31:36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頔

  近日有媒體報道“央行決定對部分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因其新增貸款發放速度過快”。對於“定向提準”的傳聞,央行行長周小川做出了“沒聽説過”的回應。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央行在降息、降準這樣“大水漫灌”的政策工具之外,準備了更多元化、更精準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將更頻繁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應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

  記者了解到,央行近日對2015年度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的情況進行了考核。從考核結果看,分三種情況:絕大多數銀行信貸支農支小情況良好,滿足定向降準標準,可以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一些此前未享受定向降準的銀行通過主動調整優化信貸結構,達到了定向降準標準,可以在新年度享受優惠準備金率;少數銀行不再滿足定向降準標準,因而不能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此次準備金率動態調整將於2016年2月25日實施。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調整,和快速攀升的新增信貸有關。央行統計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創出史上單月新高。

  招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在息差收窄和資産荒的局面下,提早放貸有利於保證全年收益;此外,房地産銷售改善帶來按揭貸款強勁增長,這都造成了新增信貸的增長。民生證券也認為,與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救市”不同,本輪信貸大規模投放有置換美元債務、置換過去高息存量債務等因素,並非集中大規模刺激經濟的體現。

  在人們熟悉的貨幣政策語境中,降息、降準是寬裕市場流動性、提升新增信貸的重要手段,然而在2015年連續5次降息之後,降息、降準這種“簡單粗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被更加慎重地使用,今年的新增信貸更多的是源於SLF、MLF、SLO等創新型貨幣調控工具所開展的公開市場操作。

  與降息降準可能帶來的“大水漫灌”不同,公開市場操作使流動性得以精準投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基本覆蓋從隔夜到3年的全部期限,能“建立以利率走廊模式為主、公開市場操作為輔的利率調控機制”。2月18日,央行又發佈公告,決定延續前期增加公開市場操作頻率。即日起,原則上每個工作日均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