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減一半,效益提四倍”
- 發佈時間:2016-02-23 08:31:0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宋景蘭田沅鑫程至亮
黑龍江紅色邊疆農場2015年大田種植獲得了畝均近400元的較高收入。在去年自然災害不斷、玉米價格走低的不利因素下,他們緣何會有如此好的收入?原來,地處”鐮刀彎”地區的紅色邊疆農場根據市場需求,提前調整種植結構,壓玉米種白瓜籽,玉米種植從60%壓減到36%。
“我家的48畝生活田和經營田去年全種的白瓜籽,還競價租種了150畝白瓜籽市場田,共投入了15.2萬元,雖然前期偏旱,但經過細心管理,畝産仍達到了100公斤,市場價格18元/公斤,純效益20萬元。”談起白瓜籽種植,農場種植戶袁偉忠滿臉的喜悅。
種植戶閆萬權説:“在農場定單銷售政策的引導下,四區一組家家都種有白瓜籽,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去年全組種白瓜籽5560畝,畝産最低85公斤,最高105公斤,平均效益是玉米的4倍。”
農場堅持市場導向調整種植結構,確定了“降玉米、穩大豆、上白瓜、增經雜”的發展思路,玉米種植比例由原來的60%調整到36%,經濟作物種植比例調整到25.7%以上。
什麼賺錢就種什麼。農場積極引導扶持職工發展大棚果菜、林下、水産和畜禽養殖等多元經濟,使職工群眾收入頗豐。2015年僅果菜種植和林下、水産、特色養殖全場就實現産值5000多萬元。
為推進職工持續增收,農場有計劃地扶持培育以諾林豆製品公司為龍頭、合作社種植為原料基地的“龍頭+基地”經營模式。農場合作社按照公司需求,統一品種和農藝流程,最大限度提高大豆品質,公司則以高出市場0.4元/公斤的價格收購合作社的優質大豆。去年一年,諾林公司實現豆製品銷售收入6000萬元、利潤730萬元。與諾林公司訂單合作的由185個聯戶家庭農場組建的大豆種植合作社,相比其他大豆種植戶畝均增效60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