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元宵節裏消費熱
- 發佈時間:2016-02-22 22:06: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南京2月22日電?題:市場觀察:元宵節裏消費熱
新華社記者 楊紹功、徐海波、袁雪蓮
才在街巷問湯圓,又向橋邊看花燈。元宵佳節之際,人們抓住“過年的尾巴”,繼續在餐飲、旅遊等方面展現著消費熱情。需求的變化催生消費亮點,驅動著元宵節消費熱潮。專家認為,完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品質,才能促進消費可持續發展。
餐飲火爆、湯圓熱賣,花燈點亮元宵消費狂歡
元宵節當天下午四點多,南京夫子廟秦淮燈會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許多遊客等不到點燈就提前來這裡佔位置。“晚上人多,不提前來怕到時候擠不進來。”一位遊客告訴記者,賞花燈、吃南京小吃是他和家人今晚的重頭戲。
此時,夫子廟東牌樓外的小吃城也是人滿為患,許多遊客因為找不到位置只好站等。銷售員朱先生説,當天客流比平時翻了幾倍。赤豆小元宵、鴨血粉絲湯成為人們的必點,一天下來已經賣出幾百碗。
夫子廟景區管理部門預計,元宵節當天南京夫子廟將涌入50多萬名遊客,極大地帶動周邊的餐飲和住宿。
“座位三天前就沒有了。”夫子廟鹹亨酒店的服務員告訴記者,家人團圓、同事聚會把該飯店的位置預訂一空。人們抓住了“過年的尾巴”,通過餐飲消費把節日氛圍延續。
元宵節當天,武漢一家五芳齋門店排起了長隊。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好幾天,其中最受歡迎的“疊式湯圓”25元一袋,比超市的冷凍湯圓貴好幾倍,但即便每人限購兩份,仍然供不應求,許多市民排隊兩三個小時還買不到。
記者在昆明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不少超市的湯圓已經所剩無幾。在家樂福昆明南亞店,6個湯圓冰櫃前圍了不少市民,櫃檯前的促銷員忙得團團轉。一些新上市的湯圓品種已經售罄,冰櫃內剩下的湯圓已然不多。
處處瀰漫的節日氣息,激發了人們的購物熱情。從去年12月啟動的“武漢2016年貨購物節”,以餐飲、百貨、電子産品等為主打,吸引了武漢十三大商圈聯動,眾多老字號和千家中小連鎖店也參與其中。元宵節當天,這些地方依然是人潮涌動。
需求轉變,適應需求成消費狂歡原動力
在武漢的五芳齋,許多消費者寧可排長隊也要吃到現做現賣的湯圓。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大家是吃個湯圓就過節,現在需求提高了,人們希望吃得新鮮、吃出健康。於是用“搖元宵”傳統工藝製作的低糖湯圓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天要賣出千余份。
這兩天,花燈藝人曹真榮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來夫子廟看花燈的外地遊客不時造訪,讓他家成為了演示花燈製作的景點。外地遊客王先生從朋友圈分享找到曹真榮家,體驗下花燈製作,再買上幾盞花燈,是他南京元宵節之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買燈的人要求也變得更高。作為秦淮燈彩的代表性傳承人,曹真榮一個星期前就開始為元宵節製作花燈。傳統的荷花燈、走馬燈已經難以吸引消費者,曹真榮融入流行文化元素開發了幾款猴燈。其中,象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三不”猴燈,以及一隻大母猴懷抱兩隻小猴的“單獨二猴”燈,大受消費者歡迎,賣到了近百元一個。
“三杯要21塊,掃碼付款只要20塊,要不要掃碼?”50歲的汪師傅在昆明老街賣了幾十年“調糕藕粉”,為了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他在自己的小推車上擺上了“用支付寶掃碼付款”的標簽。“現在許多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用手機掃一掃就付款,我們這些老手藝人,也要緊跟潮流,才能不被市場淘汰。”汪師傅笑著説。
江蘇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童天武認為,餐飲和旅遊是節日消費的熱點,熱點的背後消費者的變化日益明顯,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在不斷升級,從數量消費走向品質消費。
釋放消費潛力還需營造環境
“出來玩也不能將就。”在看曹真榮做花燈的王先生説,生活水準提高了,大家都期待著出一趟門吃好、玩好、買好。從“將就一下”到“不能將就”,作為遊客他期待消費環境更好。
“消費體驗成為消費的決定性因素。”童天武説,春節以來當地消費者投訴不多,但是“天價魚”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直指商業誠信、督查不嚴等行業性的老問題,挫傷了消費者的積極性。要讓節日消費持續熱下去,必須營造明碼實價、誠信經營、監督完善的消費環境。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國華認為,節日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到追求質的提升、從物質商品消費向更多服務消費轉變,給當前的市場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盤點節日消費的同時,不要忘了如何促進居民消費的可持續發展。把握消費引領這個驅動力,有利於以消費升級帶動産業升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