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凍蒜”“湯圓”不能吃 細數台灣選舉的流行語

  • 發佈時間:2015-11-23 15:0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錢成 綜合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2016年台灣“大選”的逐漸升溫,有關選舉的熱詞也層出不窮,很多關心選舉的人不禁會問:競選現場的“凍蒜”有何用意?“搓湯圓”究竟能否食用?“奧步”到底該怎麼走?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台灣選舉中的流行語。

  “凍蒜”——不是你想吃 想吃就能吃

  關心台灣選舉的朋友都會發現,選舉造勢會的現場一般都擺有大蒜,並且有人高喊口號“凍蒜”,有的還會將大蒜當做禮物贈與競選人。顯然,這些大蒜並不是為了消毒殺菌,更不是驅邪辟邪。那這些“凍蒜”出現在選舉現場有何用意呢?

  其實,“凍蒜”是閩南話裏“當選”的發音,現場與大蒜有關的元素其實是為了討個好彩頭,預祝候選人競選成功。

  “奧步”——走步有風險 要走需謹慎

  和“凍蒜”類似,“奧步”也源自閩南語,“奧”意為不好、差,“步”是想法、招數,“奧步”就是違反公平競爭,非正義或者非法的手段,陰招、損招。所以,“奧步”不是一種步伐,而是選舉中的一些損招。

  台灣選舉中最著名的“奧步”是發生在2004年的“3·19”槍擊案,這一事件直接導致第二天選情的逆轉。

  此前,在1998年,吳敦義也折戟在偽造的“緋聞錄音帶”這一“奧步”之下。

  “奧援”——不用隱藏 直抒胸臆

  “奧援”與“奧步”雖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大相徑庭。據小編考證,“奧援”一詞出自明代《先撥志始》:“奧援有靈,朝廷無法”,指暗中支援的力量。但台灣選舉中的“奧援”,更多指公開支援,且是有力的靠山。

  能成為“奧援”者,都是台灣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些人往往對選情能起到提升作用。

  “搓湯圓”——切記不可食用

  湯圓,作為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不僅香甜軟糯,還象徵闔家團圓,但這樣美味在台灣選舉裏就變了味道。

  “搓湯圓”作為台灣的政治用語,指的是在同一個選區中或者同一陣營中可能有好幾個競選人,此時,其中一個候選人就可能想辦法來勸退競爭者。或者由政黨內部進行協調,避免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情況。

  “拜票”——沒有最多 只有更多

  相比于前幾個,“拜票”從字面上就能理解,簡單説,就是候選人在選舉前到處拜訪,請求選民給自己投上一票。

  比如掃街拜票,就是沿街見人就拜託拜託,要把這一條街上的人都拜到。最經典的例子是陳菊掃街拜票一直跟民眾握手,握到手腕脫臼!

  台灣有個説法,“如果你輸了,那是因為你見的人還不夠多,握的手還不夠多”。

  “票倉”——此倉庫不囤積選票

  “票倉”在台灣選舉中並不是指囤積選票的倉庫,而是指票源集中且穩固的地方。

  從大的版圖看,以台灣中部濁水溪為界,“北藍南綠”明顯:外省人聚居的北部台北、桃園、新竹和苗栗諸縣市,是“泛藍”的主要“票倉”,而以閩南人為主的南部台南、嘉義和高雄等諸縣市,是“泛綠”的主要“票倉”。(錢成 綜合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