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實現新舊動力切換
- 發佈時間:2016-02-22 20:31:15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對於合肥鍛壓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來説,同樣無法躲過整個工程機械類行業的寒冬。但依靠去産能、轉方向,公司生産總值依然實現了6%的增長。嚴建文坦言:“我們的重心就是消化設備與人員的過剩産能。”
能夠帶領企業以最小陣痛換來新生,合肥經開區靠的是持續的産業調整和全新的産業格局。縱觀2015年該區交出的成績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1.8億元,同比增長12.2%,佔全市的28.5%,高出全省近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産值993億元,同比增長14.2%,佔全市的35.6%。“安徽工業第一區”的地位可見一斑。
工業經濟引跑全省的背後,是新舊動力的積聚轉換。
傳統産業:一次優雅的轉身
傳統製造業“供給側”的改革必須順應發展規律,找準自身定位,以創新助升級、以技改促發展。
這一點,合肥經開區憑藉優良創新環境、強大後力推動,幫助傳統産業完成優雅轉身:江淮汽車研發的DCT自動變速器生産線、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國際領先;合力叉車開拓智慧化裝載機市場;合鍛機床股份自主研發、世界首創“15000噸雙動充液拉深液壓機”……
該區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偉表示,提升産業素質,改造産業版圖,從理念、生産、管理、開放方面全面轉型,是該區近年矢志不移探索的道路。
新興産業:供給“生態圈”崛起
1月8日,位於合肥經開區的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全面啟用。“五年內,研究院將吸收和孵化20~30家公共安全行業企業,形成公共安全積聚産業鏈。”談起清華合肥院的發展前景,該院副院長蘇國鋒信心滿滿。
與以往企業研發模式不同,合肥經開區致力於上下游産業配套供應商的捆綁式聯合研發,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擴大産業集群,促進企業技術升級。以坐落于該區,今年就將建成投用的聯想合肥研發基地為例,實行的是“整産業鏈”技術研發模式,將助推聯保(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項目—産業—基地”良性互動的供給“生態圈”。
2015年,安徽在進出口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完成進出口總值3036.6億元,為全國8個保持增長的省之一。而聯保則高居安徽外貿進出口榜首,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82.6億元,幾乎佔到全省的1/10。
政府主導:強化“全要素”供給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是主引擎。“要變保姆式服務為管家式服務,貼身精準,直面難題!”在年初召開的企業大會上,楊偉向全區企業的承諾擲地有聲。
為了幫助企業去杠桿、降成本,去年該區出臺了扶持産業發展的“4+5”系列政策,幫助企業爭取各類資金支援14.4億。年初,又制定“465”“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行動方案,不僅申報智慧終端、智慧製造、綠色節能建築、公共安全4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同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幫助企業重新盤活資本。“是政府營造的生存環境堅定了我們的信心。”2015年,寶龍達作為該區戰新企業龍頭,主動拓展産業鏈、攀升價值鏈,其新生産的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一舉填補了安徽省空白。“企業有需求政府能滿足,企業有困難政府能引導,這是我們的宗旨。”楊偉如是説。
(馬永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