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西煤炭去産能 “煤二代”憂慮當中尋新生

  • 發佈時間:2016-02-22 15: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太原2月22日電 題:山西煤炭去産能 “煤二代”憂慮當中尋新生

  作者 李新鎖

  2月22日,適逢元宵節,在山西同蒲鐵路沿線站點,昔日裝運繁忙的鐵路發煤站點門可羅雀。在煤炭産業寒冬持續的當下,該鐵路沿線的産煤縣鎮風光不再。

  在大批人員北上返城務工的人潮中,“80後”煤礦工人喬華逆流回到家鄉——山西南部小城霍州。喬華説,過完這個春節,煤礦要繼續實施“停薪留職”政策,會有更多人放假回家。此前,礦方已多次鼓勵職工“停薪留職”、自謀出路。

  在煤炭大省山西,和喬華情況類似的煤企職工不在少數。影響他們“停薪留職”“分流轉崗”的深層原因是煤炭産能嚴重過剩,國家層面“去産能”步伐加快。

  2016年春節前夕,中國國務院發佈《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煤炭産能,同時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等。

  與此對應的是,2016年春節,山西多數煤炭企業罕見地停産放假。過去十多年間,每到春節假期,“煤炭企業保障生産,煤礦工人堅守崗位”照例會成為當地新聞。在2016年,牽動山西煤礦工人心思的,則是對煤炭經濟的憂慮。

  在煤炭行業的黃金時代,“加薪”“福利補貼”是煤礦工人談論焦點。這一次,“停薪留職”“放假分流”轉而成為他們口中的高頻詞。

  張雅麗在山西焦煤集團旗下一家煤礦工作了十多年。過往歲月中,在小城霍州,煤炭國企職工的身份不僅給她帶來優越感,還有真金白銀的高收入,甚至連子女婚配也受益良多。

  這個元宵節,張雅麗心中卻充滿憂慮。以前,每到節假日前夕,她所在的煤礦頻繁發放各類補貼、獎金。因為發放頻繁,她甚至説不清楚某些補貼名目。如今,礦方直到春節前才補發了上一季度工資。

  因為煤炭國企身份誘人,張雅麗的兒子張楠五年前也加入其中。過了元宵節,張楠要到遠離家鄉200余公里之外的另一處煤礦工作,因為這座城市煤炭資源枯竭,無力提供更多崗位。

  作為“煤炭二代”,“80後”張楠和父輩思維差異很大。談及未來,張楠説,煤炭經濟“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好日子很難再來,自己會繼續觀望,將來可能會轉行做點生意。

  面對煤炭經濟頹勢,煤炭職工的改變也在悄然發生。栗建設是一位有三十年工齡的煤礦老職工。雖然身在小縣城,但他時常關注財經新聞。“去産能”“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等詞彙他能脫口而出。

  出於對煤炭經濟的擔憂,栗建設極力勸阻女兒進入煤炭行業。2015年,他的外甥從新疆調回紅棗、核桃等特産進行加工,並開設網店銷售。看到業績可觀,栗建設成了外甥的合夥人,負責加工打包、快遞發貨。經過半年磨合,栗建設已初步掌握電子商務流程,甚至網購回一台液晶電視。

  栗建設説,雖然轉換職業很難,但生活還得繼續。春節過後,外甥的網店已收到一些訂單,他又要開始忙活了。

  目前,山西已有晉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等多家主力煤企開始實施減員分流、停薪留職等措施。

  此間,喬華和他的“80後”工友正謀劃辦理“停薪留職”,“走出去看看”。(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