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遺項目“送麒麟”進社區展年味

  • 發佈時間:2016-02-22 06:29:50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民俗表演注入新元素

  “鑼鼓一打響倉倉,大家都來到了廣場上,歡樂的氣氛喜氣洋洋,每個人的雙手在鼓掌。”元宵節前夕,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送麒麟”第五代傳承人徐桂香,帶著她的團隊來到六合區大廠街道欣樂社區,為小區居民演繹集説唱、戲曲、舞蹈等多種民間藝術表演成分于一身的“送麒麟”,經過創新改良後的傳統民俗贏得現場觀眾一片叫好。

  “送麒麟”唱詞以賀年、賀春、讚人、讚物為主,既像詩又像詞,還有民謠民歌的質樸感,主唱人徐桂香肩扛麒麟,每唱完一句賀詞,隨行的其他4位表演者分別手拿鑼、鼓、堂鑼等樂器隨聲附和,敲擊伴唱,唱完一段,用鑼鼓過門。

  據介紹,“送麒麟”又被稱為“唱麒麟”,意思是給老百姓拜年送祝福,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徐桂香認為,傳統民俗不能永遠是古老的表演形式,要加強可看性。於是,傳統的“送麒麟”表演結束後,徐桂香增加了一項“麒麟舞”,28人手持小麒麟排成八字,4人舞動兩隻大麒麟站在一面大鼓上,剛出場便震撼觀眾。隨著明快的音樂節奏,居民不自覺地跟著旋律和群舞拍手,朱先生扛著孩子看得津津有味:“説唱好玩是好玩,就是單調了點,舞蹈帶勁多了。”

  雖説觀眾們叫好不斷,徐桂香卻擔憂這門藝術無法傳承下去。“我到現在也沒收到徒弟。”她説,“送麒麟”沒有看起來那麼容易學,它要求表演者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是,真心喜歡這門藝術,早年也有十來歲的孩子來學,後來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就都走了。説到這,徐桂香略顯心焦,她雖是師父的唯一傳人,但仍算不上完全繼承衣缽。“比如‘叫螞蚱’,是用竹片、銅錢做的特殊樂器,我還沒來得及學,師父就去世了。”徐桂香覺得,要發揚光大這門古老藝術,就必須要加入時代元素,比如在唱詞中增加流行的網路語言,改良服裝、道具。

  在傳統“送麒麟”的基礎上,徐桂香進行了創新,加上舞蹈、戲曲等表演元素,還特別手作小麒麟等道具,用鐵絲擺出麒麟造型,周身貼上亮黃色布片,紅色流蘇作為點綴,增加趣味性。年內,她將把表演範圍擴大至南京市區,和揚州等周邊城市的文化民俗進行交流。

  本報通訊員 陳穎釗

  本報記者朱曉露 蔣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