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城市現代化主要發展趨向(未來走向)

  • 發佈時間:2016-02-21 08:2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袁  昕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城市現代化是指城市在經濟、科技、社會生活以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現代化過程,伴隨著城市化而不斷演進。但城市現代化不同於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類生活方式由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是資源在鄉村和城市的均衡配置過程;而城市現代化則是指城市本身品質的提高。

  城市作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諸多要素的複合體,是一個開放的複雜系統。城市現代化不僅包括城市作為空間載體的物質環境現代化,更主要的是城市作為社會有機體的運作機制現代化;二者的有機結合賦予城市更多功能,能夠更好滿足人類社會進步的需求。當前,我國已進入城鎮化中期階段,社會資訊化趨勢進一步增強。與之相適應,我國城市現代化主要出現了以下三大發展趨向。

  城市治理理念與手段的數據化、資訊化水準提升。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實現城市治理理念與手段現代化,就是城市發展的規律之一。現代社會運作依賴於高度的社會分工,城市治理也是通過多部門分工協作進行的。然而,專業分工細緻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部門間的協作變得更困難,進而降低運作效率,這顯然有悖于城市治理高效運作的初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我們可以建立城市數據中心和城市資訊模型,實現多部門資訊共用和治理協同。這有些類似于將軍事領域的數據鏈系統和兵棋推演思路應用於城市治理,充分運用統計學、概率論、博弈論等科學方法,建立城市中各子系統的運作模型,實現高效、協調、共用的城市治理目標。高效、協調、共用的理念應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作和維護的全過程:在建築設計上,基於建築資訊模型(BIM)的設計手段已經進入實用階段;在城市規劃上,關於城市資訊模型(CIM)的研究與實踐也在逐步深入,多規合一已在一些城市開始探索並取得良好效果。這些都將成為現代城市治理的新手段。

  城市經濟與基礎設施的智慧化、綠色化程度增強。城市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向,是物流、人流、資訊流等要素在流通和交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化。隨著城市現代化的推進,城市的競爭力日益取決於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城市的經濟實力日益取決於要素聚集産生的交互效應和規模效應、取決於高密度帶來的高效率。城市發展得益於高素質人群的聚集,而吸引這些人來到城市的不僅是城市創造的就業機會,還有城市提供的生活保障。相應地,城市的主導産業正在從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傳統製造業向以綠色能源為基礎的現代裝備製造業提升。同時,以“網際網路+”為特徵的現代産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滿足市民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服務應運而生,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作為智慧城市的支撐體系,綠色低碳的能源、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都將得到提升。它們更加注重效率和運作過程中的實時反饋應變能力,充分體現智慧化的特點和優勢。城市建築也將成為物聯網的組成部分,根據用戶需求隨時調整運作狀態,給人以更好的生活體驗。

  城市發展與公共服務的人本化、個性化特色彰顯。現代化的目標隨著人的需求轉變而變化。因此,城市現代化應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城市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説取決於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提出,在資訊化時代,社會進步將不再以技術和物質生活標準來衡量,而是以豐富多彩的文化來衡量,資訊化社會鼓勵人的個性化發展。這啟示我們,城市現代化首先需要市民個體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現代人的特徵,積極追求自由全面發展,表現出對創造與創新的渴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探求;其次需要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現代化,包括營造更加開放包容、民主平等的社會氛圍,在制度設計上表現出對人本身的尊重,這樣才能讓現代科技支撐的現代化的空間環境持續高效運轉。具體來説,應通過人本化、個性化的公共服務,不斷改善城市居民的生産生活環境。這又將成為城市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條件,從而使城市走向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推動城市空間環境實現品質提升,使城市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

  (作者為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1日05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