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若對賭保底僅18億 星爺這次又虧大啦!

  • 發佈時間:2016-02-19 09:13: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映11天《美人魚》突破23億 票房再創神話

  根據“實時電影票房網”數據,截至昨日14時,上映11天的《美人魚》票房已經突破23億元人民幣。本片自上映以來一直熱度未減,業內人士預估,該片最終有望突破30億元,成為內地影史票房第一毫無懸念。然而,在這不斷刷新的票房神話背後,星爺到底能賺多少?2015年,周星馳因為《西遊降魔篇》票房分成與華誼兄弟“撕破臉”,吃一塹長一智,這次星爺是否“學乖了”?

  《美人魚》不斷刷新票房奇跡

  目前排片依然穩居首位

  《美人魚》自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飄紅,上映7天票房連續保持單日2.3億元以上,更于第七天反超首日,單日斬獲3.1億元。不僅首周票房拿下18億元票房,在隨後連續兩天的工作日裏也熱度未減,依然吸引大批影迷進場觀看,票房堅挺在1億元以上,截至昨日14時,票房已成功突破23億元人民幣。

  而這股熱度還將持續延燒,即便這兩天《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火影忍者:博人傳》等新片已正式上映,但《美人魚》在排片上依然穩居首位。

  如此態勢讓業內人士對於《美人魚》突破30億元票房,並擠下《捉妖記》成為內地電影史上票房首位充滿信心。

  周星馳不是賺得最多的人

  保底方基金公司才是大贏家

  在這不斷刷新的票房奇跡背後,周星馳卻不是賺得最多的人,那麼,到底誰才是最大贏家?

  記者獲悉,早在《美人魚》上映之前,和和影業、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為《美人魚》承擔保底發行,保底金額在16億~18億元,上海和和影業作為影片聯合出品方,同時也是影片的主保底方,保底金額通過其發起成立的一個基金來運作,負責全部保底資金的籌劃支付,而其他保底公司都是這只基金的認購方。

  所謂保底,就是製片方與發行方在電影上映前簽訂一個對賭協議,先制定一個數額,假設《美人魚》的內地最終票房低於18億元,保底方也必須按18億元跟製作方結算,但如果超過18億元,保底方就會獲得更具優勢的分成收入。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電影産業極速增長的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的資本也開始涌入電影産業。

  據悉,和和影業背後正是和和(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五礦信託有限公司,以及製片人張佳琨。目前擔任和和影業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的為五礦信託的副總經理楊巍。2014年底,和和影業還與導演曹保平(曾執導《烈日灼心》)聯合投資成立了行影向隨(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此外,在春節後的股票市場上,不少影視傳媒股態勢良好。其中,作為《美人魚》的發行方之一,光線傳媒股價也獲得飆升,甚至一日就上漲了近20億元市值。有分析師為光線傳媒算了一筆賬,假如最終票房超過30億元,光線傳媒可能分到超過2億元的收入,對於股價騰飛也是一大利好。

  實際票房遠超保底票房,

  星爺這次又低估自己了?

  而星爺到底能賺多少?則成為觀眾最為關心的話題。

  去年,星爺就因為《西遊降魔篇》的分成問題與華誼兄弟鬧上法庭,原因是星爺在此前與華誼簽訂了票房保底協議,另通過郵件達成補充協議,指如果票房超過五億元,華誼兄弟將給予票房分紅。最終該片票房超過12億元,周星馳將華誼兄弟告上法庭,認為華誼兄弟不僅應根據《合作協議》取得收益分成,還應根據《補充協議二》取得票房分紅,共計1.77億元。華誼兄弟尚有人民幣8610萬元未支付。但華誼兄弟方面則表示,關於《補充協議二》,自始至終雙方從未達成一致。最終星爺敗訴。

  而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也讓很多觀眾為星爺“操碎心”:這次可別再摔跟頭了。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若以保底票房18億元來算,發行代理方將付給製片方7億元左右,減去4億元投資,簽下對賭協議的製片方能賺取3億元左右。但這3億元票房裏,星爺又能拿到多少?在《美人魚》多家出品方中,就有兩家與周星馳有關,他自己的星輝影業,以及由他控股的上市公司比高集團,兩家公司預計投資佔到30%左右,以此推算,最終星爺公司獲得的純利潤應該在1億元左右。

  除保底票房外,星爺在《美人魚》超額票房的分成比例必然大大降低,而目前實際票房已經大大超出保底,且繼續強勁攀升,甚至有人看到40億元之多,倘若如此,星爺這次又虧大了!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星爺不知是否後悔簽了保底?”

  再度征戰內地影市,星爺這次很拼

  堅決不做試片場 全國瘋狂跑路演

  僅僅在三年前,星爺導演的《西遊降魔篇》僅有12億元多票房,如今卻已狂飆到20多億元,估計連星爺本人都想不到。那麼,這一神話到底是如何煉成的?再度征戰內地影市,星爺又有什麼新變化?

  在前期宣傳中,《美人魚》大打“情懷牌”,除了“欠星爺的那張電影票該還了”之外,還找來星爺前任莫文蔚和鄭少秋一起合唱影片宣傳曲《世間始終你好》,勾起“星迷”懷舊情緒,此外,影片還邀請了鄧超加盟,提高觀眾的期待。

  當然,周星馳本人才是影片最大的品牌。從影片前導海報上僅有“周星馳”三個大字就可看出,這樣的自信恐怕其他影片無法企及。星爺本人更是破天荒地連跑20個城市路演,所到之處也都前所未有地配合,甚至在接受採訪時話都變多了,這一點與兩年前《西遊降魔篇》時相比有很大改變,也與外界所傳“一貫難搞”的星爺形象大相徑庭,讓不少媒體同行直言“星爺這次好拼!”

  對此,負責影片行銷宣傳工作的麥特文化總裁岳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周星馳導演很好合作”:“他一聽就明白了,然後就會按照計劃和策略去配合。”

  不過,與高調、頻繁的映前路演相比,有關於《美人魚》的真面目卻是在上映前都保密到家。很多電影在上映之前都會提前舉行試映會或點映會,以累積口碑。然而,《美人魚》在上映之前堅決不做任何提前放映活動,這一點曾讓業內感到錯愕,但最後這一饑餓行銷被證實有效,上映首日便成功引爆2.8億元票房,一舉刷新華語片單日票房最高紀錄。對此,岳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看片是降低觀眾預期這一行銷策略中的重要一環。”(徐暉)

   相關評論

  比起數字我們更關注電影

  《美人魚》票房不斷攀升,也即將帶領中國電影票房邁向30億元的新時代。究其原因,其實很複雜。除了星爺本人的品牌號召力、影片自身的口碑發酵、背後成功的行銷策劃之外,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等資本市場的風口浪尖,都為其添了一把柴火,可以説,星爺是恰逢其時,躬逢其盛,一切佔盡天時地利,所以,這票房上的成功,並不讓人感到過於意外。

  然而,作為影迷,我們最關心的並非這一堆跳動的數字,而是電影本身。從1994年周星馳開始轉型做導演,他的電影個人標簽就日益鮮明。除了一貫的“無厘頭”喜劇,對於小人物的關心也無處不在。從《功夫》裏對小人物宿命的探討、《少林足球》講述小人物的夢想、《長江7號》表達小人物的親情、《西遊降魔篇》小人物的愛情,再到《美人魚》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現實童話,星爺的電影,可謂一如既往地貫徹了對於小人物的情感。

  但就筆者看來,周星馳電影最吸引人的,還是其超脫於世俗的童真。童真不是弱智,不是幾個簡單的角色或劇情就可以表達。很多喜劇電影希望模倣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最終卻淪為弱智和惡俗。而在《美人魚》裏,人與魚的愛戀,卻充滿了天馬行空的幻想與童心,仿佛帶著觀眾回到童真,回到我們小時候看過的童話,在歡樂的背後,展開對於環保議題的反思。

  《美人魚》無疑不是周星馳最好的作品,但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在如今市場大潮的影響下,星爺的作品裏依然能保持那份童真與感動,就連那被網友戲稱的“特效”,也已經自成一格,更別説那些“老梗”,觀眾還是願意買單,因為那是屬於星爺獨有的幽默。影片大賣,靠的不僅僅是背後各種資本市場的運作,更是對於片中的創意,以及劇情裏那份對小人物的情感的認可。

  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未來也會有更多資金、熱錢繼續湧來,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只願我們所愛的星爺勿忘初心,一直保持自己獨有的風格,帶給觀眾更多更好的作品。(黃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