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美優品私有化被指“不厚道”

  • 發佈時間:2016-02-19 06:32:1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2美元發行7美元回購

  廣州日報訊 (記者薛松)前晚,在美上市的聚美優品宣佈私有化計劃,以發行價的三分之一回收公司,引起了業界驚呼和投資者不滿。有專家説,即便私有化回歸A股後,聚美優品並非萬事大吉,仍將面臨貨源問題、行業競爭以及投資者信任等諸多挑戰。

  去年中概股出現大規模私有化潮,超過了過去12年的總和,目前仍有28家之多的中概股公司私有化正在進行中。

  高位被套股民

  賬面虧損或變成現實

  2月17日晚間,聚美優品宣佈收到每份ADS 7美元的私有化報價,私有化價格比最近10天均價高27%,買方財團包括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買方財團佔投票權90%以上。

  聚美優品私有化消息一經傳開,立刻有人驚呼:22美元高價上市,7美元私有化,相當於從資本市場憑空掠走1110萬股的鉅額資金。也有人拿阿裏香港公司當年原價收購相比,認為聚美優品“太不厚道”。

  一位自媒體人士説,聚美私有化一旦成功,對於股民,尤其是套在高位的人群來説,通常而言,數字浮虧會即刻全部變成現實虧損。而對於聚美公司自身而言,以出售價的三分之一回收公司,確實能讓公司更好的應對轉型和激烈競爭。

  聚美優品CEO陳歐在內部信中稱,目前的美股市場,聚美優品被嚴重低估。天天網副總裁林曉峰也表示,聚美帶動了美粧品類電商的爆發,美粧市場線上銷售滲透率快速提升。

  回歸A股成中概股潮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聚美市值9億美元,比2014年5月上市時跌4.3倍。

  數據顯示,2015年中概股公司收到的私有化要約總額超過了過去12年的總和,麥考林、噹噹網已先後宣佈私有化。目前,奇虎360、航美傳媒、淘米等達成私有化最終協議,中國手遊、盛大遊戲等已退市,巨人網路、分眾傳媒等已借殼在A股上市。可見,美股持續低迷,私有化回歸A股已經成為潮流。

  莫岱青認為,目前中概股整體被嚴重低估,主機板市場、中小板、創業板那些網際網路題材的公司估值都很高,加上用戶基本都在國內市場,回歸A股市場是所有境外上市與未上市網際網路企業的最佳選擇。

  前景分析:

  電商股回歸有好有壞

  林曉峰表示,國內不缺乏資金,缺乏好的網際網路題材公司。在內地上市擁抱資本市場,本身也是符合中國資本市場鼓勵創新型企業的政策。網際網路企業迎來了新一波的發展機遇,融資渠道和市場估值更趨於合理。以天天網為例,通過2015年5月份股改後,2015年底登陸新三板,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幫助很大,否則國內大多數只靠美元基金融資渠道的網際網路公司長遠發展都很受限制。

  莫岱青認為,現在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是網民滲透率遇到瓶頸,流量“紅利期”已過去,電商整體流量的枯竭,連阿裏和京東都不得不“下沉”到農村市場,去尋找新的流量。聚美優品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跟上步伐,不斷創新。

  私有化之後的聚美仍將面臨更多挑戰。比如貨源是從來不能回避的話題,用戶愈來愈關注。美國上市之初,聚美優品曾嘗試開放平臺,但是POP(第三方)亂象,平臺難以管理,聚美優品又屢被詬病假貨,所以關掉開放平臺,全部改為自營,國內上市後仍面臨這些問題。

  還有投資人的信任問題。在2012年,阿里巴巴曾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回購阿里巴巴B2B餘下股份並將該公司退市,13.5港元也恰好是阿里巴巴B2B在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同樣引發中小投資者議論紛紜。聚美優品當初22美元發行卻7美元回購,也需在私有化後儘快贏得投資者信任。 (薛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