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菜籃子“漲得心跳” 節後價格異常波動誰是推手?

  • 發佈時間:2016-02-18 11:11: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濟南2月18日電 題:菜籃子“漲得心跳” 節後價格異常波動誰是推手?

  新華社記者張志龍、王陽

  菠菜10元/斤,西蘭花7.5元/斤,大蔥8元/斤……春節假期過後,本應是菜價逐步下跌的階段,但今年形勢一反常態,多地蔬菜批發和零售價格仍舊高企,一些地方菜價堪比肉價。節後菜價“不降反升”誰是推手?

   節後菜價堪比肉價 市民直呼“吃不起菜”

  “菜價也太高了,本來節後應該降價才是。”日前,在濟南市文化西路一家菜市場買菜的市民劉剛對記者説,想買點綠葉蔬菜吃,結果最便宜也都要5、6元錢一斤。記者看到,在這家菜市場,不少商戶已經開始營業。雖然春節假期已過,但蔬菜價格不降反升。

  在這家菜市場內,茄果類蔬菜還相對穩定,相比而言綠葉菜的價格還處在高位:菠菜6.5元/斤,生菜5元/斤,韭菜5元/斤,西蘭花7.5元/斤,菜花價格更是達到10元/斤。

  一陳姓攤販告訴記者,節後蔬菜價格確實較高,因批發價就高,多數綠葉菜的批發價都上漲了20%左右,沒辦法。記者調查了解到,蔬菜價格高企讓一些普通家庭感覺吃緊,困難家庭和低保人員則“吃不消”。

  在廣東、江西等地,春節後一些蔬菜的價格也臨近歷史高點。在廣州,一些綠葉類蔬菜菠菜、生菜、菜心等價格多在10元/斤,有的蔬菜和同時期的豬肉價格相當。

   節後菜價緣何不降?

  山東省壽光市物價局副局長李效程分析説,從這些年的經驗看,春節期間消費集中,供應減少,蔬菜價格上升屬於正常現象,但像今年節後還持續高價確實特殊,節後蔬菜應該降價也沒有降價。

  專家分析,春節期間菜市場的商販回家過年,部分超市也會歇業,考慮到回鄉因素和勞動力因素,市場的供應肯定要比平時少。與此同時,春節期間的需求猛增,消費集中,將持續到元宵節。

  根據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網的監控,2月8日至13日壽光農産品物流園市場內蔬菜交易量明顯下降。經營管理部經理張南表示,當周外省菜供應量環比減少37%,“南菜北運”繁忙態勢減緩,菜價整體上漲。春節前批發量大的甘藍類、椒類、豆類、大蔥、西芹等品種普遍大幅減少,減幅在20%至60%之間,批發價格隨著産地收購價格的高企延續升勢,漲幅均在10%以上。

  記者了解到,終端蔬菜價格上漲受到供求因素的影響,供應端的菜量不大,造成供求失衡,菜價上漲。山東省蘭陵縣華凱蔬菜市場蔬菜中間商金銀坤做了20多年的蔬菜生意,給江蘇南京的蔬菜市場供應蔬菜。他忙的時候一天兩車菜10萬斤。而今年過了春節,因為收不到菜,初三開工後他7天只往南京發了兩車菜。

  據調查,冬季農副産品本來就在價格上升階段,再加上今年春節期間和節後,我國不少地區遭遇到低溫凍害和雨雪天氣,蔬菜生産量減少,運輸流通成本升高,讓菜價維持高位。“年前幾場大雪把蔬菜大棚壓壞了不少;再加上南方天氣較冷,蔬菜量少,需求量大。今年老百姓手裏沒有菜,收不到菜,一天也就收個1000多斤,往年這個時候一天都收四五千斤。”金銀坤説。

  此外,春節期間大量在城務工勞動力的回鄉,導致蔬菜經營人工成本上升,也會傳導體現在蔬菜價格上。“不少農村務工人員一般在家過了十五才出去工作,城市勞動力的回升是個漸進的過程。”山東大學教授王忠武表示。

  專家預測:菜價將逐步回歸

  農業專家表示,蔬菜生産具有生産週期短,受天氣影響因素大,寒冷天氣導致供應量減少,蔬菜價格就漲得自然要快。但同時,只要天氣一回暖,農民種植增多,蔬菜很快將會大量上市。

  談起今年菜價高企的原因,負責每天發佈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的隋美玉告訴記者,春節過後蔬菜價格打破以往規律是因為南方蔬菜貨源供應緊缺。年前南方蔬菜主産區遭遇歷年來罕見低溫雨雪天氣,導致蔬菜減産,收購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帶動市場蔬菜價格持續高位運作。

  金銀坤説,估計這種情況還要持續20天左右。“等溫度一上升,黃瓜、茄子等蔬菜就會大量上市,蔬菜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一些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政府相關部門關鍵是要做好資訊保障工作,抓好蔬菜等農産品産銷統籌,加強蔬菜流通體系建設,並在物流、倉儲以及流通方面降低成本。要創新農産品生産經營模式,大力推廣“農超對接”等各種對接直銷模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開展訂單經銷,使生産和銷售環節可預測、可控制。

  同時,有蔬菜價格晴雨錶之稱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17日已經回落到200點以下。隋美玉預測,下周隨著氣溫回升及節日效應的消退影響,蔬菜供應短缺的局面得以緩解,消費需求量也會有所下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