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資源“吃幹榨盡”不能太理想化

  • 發佈時間:2016-02-18 05:38: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發展迴圈經濟,既不能呆板地搞理論數據上的迴圈,也不能徒有虛名地搞另類迴圈。説到底,迴圈只是一種路徑,並非終極目的。為此,在宏觀設計上,要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企業小迴圈、區域中迴圈、社會大迴圈,切忌大幹快上;在技術路徑上,要倡導形成“並聯”分佈的企業集群,避免單線“串聯”的産業鏈條;在評價體系上,要注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動建立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産業體系”“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資源觀”。實踐證明,發展迴圈經濟在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儘管已經取得可喜成績,但未來仍需保持清醒。在我國迴圈經濟發展過程中,無論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尚未形成成熟體系。

  個別地方借“迴圈發展”之名,刻意追求“吃幹榨盡”的理想化目標,在産業佈局上“為了迴圈而迴圈”,鋪攤子、做樣子,甚至出現“數據迴圈”“惡性迴圈”。有的地方甚至為了消納已有産能的排放物,形成迴圈發展格局,盲目開工所謂的“補鏈”項目,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和能源損耗。看似延長了産業鏈條,但環環緊扣的局面使企業之間依存度極高,實際上形成了更加危險的發展格局。隨著攤子越鋪越大,鏈條越來越長,風險也隨之加大,最終陷入“一企不興,全鏈皆衰”的惡性迴圈困局。

  我國2008年頒布的《迴圈經濟促進法》將“迴圈經濟”定義為:“在生産、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其中更是明確規定,應當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按照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實施;在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化過程中,應當保障生産安全,保證産品品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並防止産生再次污染。

  因此,發展迴圈經濟,既不能刻舟求劍,呆板地搞理論數據上的迴圈;也不能徒有虛名地搞另類迴圈。而是要牢固樹立“發展迴圈經濟是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迴圈只是一種路徑,並非終極目的。

  在宏觀設計上,要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企業小迴圈、區域中迴圈、社會大迴圈,切忌大幹快上。同時,要摒棄重視迴圈規模、忽視迴圈品質及重視書面數據、忽視實際效果的錯誤理念,針對不同的地域特點和行業規律,找到相應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多總結完善,慎複製推廣。

  在技術路徑上,要倡導形成“並聯”分佈的企業集群,避免單線“串聯”的産業鏈條。特別是在一些迴圈經濟園區內,企業之間互有消納,只要符合“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即可,不必非要形成首尾相接的鏈條。對資源“吃幹榨盡”固然美好,但要明白,只有在産業佈局、設備運作、市場平穩等多種因素都達到理想狀態時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在評價體系上,要注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估。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順序,既客觀評價與迴圈經濟本身相關的企業效益、産業成果,也測算迴圈經濟項目在區域、行業發展中貢獻的“綠色含量”及對周邊生態系統的影響。最終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共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