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貸款不降反升應引起警覺

  • 發佈時間:2016-02-18 00:29: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央行發佈數據表明,2015年個人購房貸款、房産開發貸款、地産開發貸款等在內的房地産貸款餘額為21.0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比上年末高2.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59萬億元,同比多增8434億元,增量佔全年各項貸款增量的30.6%。

  從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現實看,仍然存在由房地産信貸不降反升推高經濟風險可能性。首先,房地産貸款過多,倒逼大量普通民眾把過多資金投向住房消費,甚至是高負債、超前住房消費。而且由於不少民眾把投資需求寄託在樓市增值“虛幻”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樓市供給過剩,而房地産告別暴利時代則又將越來越多的民眾投資能力圈入其中。

  其次,房地産貸款過多,勢必減少其他貸款市場份額,成了我國實體經濟融資貴、融資難重要誘因。據相關資料,小微企業貸款雖然增長較快,但在總貸款中呈逐年下降趨勢,而房地産貸款無論是貸款絕對增加額、增長幅度還是佔全部貸款比例都呈較快增長態勢。這表明銀行依然把信貸支援重心放在房地産業上。儘管監管部門多次提醒房地産信貸風險,但銀行對房地産仍頻頻暗送秋波,藕斷絲連。顯然,如果銀行房地産信貸勢頭得不到有效控制,則必然會降低銀行對以製造業為核心的中小微民營企業信貸支援能力,消除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困局將難實現。

  再次,房地産貸款過多,成了催生我國房地産市場嚴重過剩的幕後“黑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6億平方米,處於歷史高位。導致房地産高庫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銀行對房地産業過度信貸造成的,即便近兩年在中央政府一再強調房地産去庫存的大環境下,銀行房地産貸款依然不降反升。由此,會形成三大不利後果:一是會繼續推高房地産規模盲目擴大和信貸風險進一步累積,加大房地産業轉型難度;二是會推高銀行信貸風險;三是會形成一種“鴉片式”經濟麻醉,加劇供給側改革難度。

  綜上所述,房地産貸款不降反升應引起警覺,各級政府及銀行部門應給予高度警惕。各級政府應自覺剪斷與房地産之間的利益“臍帶”,不再出臺將社會資金有意引向房地産業的優惠財稅金融政策,消除房企對政府救市的任何幻想,有效實現轉型升級,使房地産由投資為主導市場轉換成以消費為主導的市場。

  (摘自《上海證券報》莫開偉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