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沒有輕重緩急之分

  • 發佈時間:2016-02-17 06:32:00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駕馬車”兩駕車速放緩

  □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 熊建中

  2015年四川經濟平穩增長,但增速是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從需求角度,受宏觀經濟影響,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緩慢,投資拉動和出口拉動明顯減弱。從生産角度,尚處於主導産業的工業經濟推動力降低,其先行指標持續走軟。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已連續44個月呈下跌態勢,且跌幅擴大到3.6%;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自2014年9月以來已連續16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下,企業生産經營困難不斷增大,工業産品增長面已降低到44.4%,企業虧損面擴大2.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下降5.3%。

  2016年,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增長預期低於上年的宏觀環境下,供需矛盾突出、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總體趨勢沒有改變。根據時間序列長期趨勢分析,“十二五”至“十三五”時期,四川經濟呈“L”型基本走勢,顯然,加快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增強創新驅動,對穩定經濟在“L”型底部階段的平穩運作就尤為重要。

  首先,看“三駕馬車”,總投資和凈出口的拉動作用在不斷減弱,雖總消費貢獻率不斷擴大,其中有消費增長和“此起彼落”因素共存之效,消費增長還不足以彌補兩者拉力的缺失,行駛中的“馬車”車速放緩,這也是經濟新常態的基本特徵。

  其次,連續多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了國民經濟在就業和物價穩定的合理區間穩定運作。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到如今保持中高速的穩定增長,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依然是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取向。

  第三,貨幣政策更多的是通過擴大投資來實現,然而投資具有它的“雙重性”。即建設中的投資表現為現實的需求,建設後的投資則表現為生産能力,需要尋求新的需求。

  因此,在外需不強、內需動力減弱的條件下,結構性過剩的矛盾逐步加劇。儘管化解結構性過剩的任務艱巨,但權衡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也不能“顧此失彼”,讓供給追隨需求帶來“新的過剩”。

  常言道,總供給等於總需求是有效需求,而現實生活中兩者總是在矛盾中運作。需求調節自然是實現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徑,供給改革也是實現平衡的重要方面。“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明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這不是簡單的市場干預,更多地體現為放權和讓利,讓企業面向市場、創新發展、贏得市場。

  四川經濟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差距依然較大,但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增長週期和經濟區域差異與全國一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沒有“緩急”和“輕重”之分,反而四川需要保持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穩定增長,縮小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實現由大省到強省、由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本報記者 吳璟 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