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微服務別搞成“雁過拔毛”

  • 發佈時間:2016-02-16 17:5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蕭海川 劉懷丕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微信團隊日前透露擬對微信賬號提現收取手續費,這一消息迅速成為網路關注熱點。在多家銀行網銀免費轉賬的背景下,“逆行”的微信難免引發公眾不安與焦慮。在與民生領域深度融合創新的過程中,網際網路企業要將眼光放長遠,同時多一些智慧。

  作為經濟板塊中的“鯰魚”,網際網路經濟被寄予厚望。微信坐擁數億用戶,其功能早已逾越社交的範疇,成為生活中的多面手,對用戶的黏性越來越強。

  微信團隊表示,提現交易收費並非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於支付銀行手續費。但對用戶來説,費率0.1%的收費標準、每筆至少支付0.1元的門檻,令本是小額高頻的提現服務變得如鯁在喉。

  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高效、便捷優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務消費成本。對用戶常用服務添加新的收費項目,降低服務消費成本從何談起呢?

  風物長宜放眼量。0.1%的費率雖看上去不多,但折射出的是傳統民生行業與新興網際網路業如何相互借力、實現相向而行的大問題。倘若各家囿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想從“過路財神”身上揩油,最終只能迫使公眾用腳投票。

  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途徑有很多種,但“雁過拔毛”的戰略恐怕不是長久之計、最優之計。面對充滿競爭、高度自由化的網際網路市場,“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精神、真心服務網民的初心不能改變。只有在服務上多花心思,而不是依靠積累的黏性、慣性魯莽前行,這樣的網際網路産品和服務才能走得更遠。 記者蕭海川、劉懷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