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阜城許家鋪:西瓜脫貧記

  • 發佈時間:2016-02-16 09:30: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石家莊訊】春節過後,當人們還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河北省阜城縣許家鋪村的瓜農已經開始新一年的忙碌,他們在育苗棚內侍弄著西瓜秧苗,再過十幾天將定植在大棚裏。

  許家鋪曾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光棍兒村。2008年,許家鋪被納入阜城縣第三批貧困村,發展起大棚西瓜種植,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從不足600元增加到1.5萬元,成了西瓜種植專業村、小康村。從“過去餅子蘸著鹽水吃”到“現在糧食、饅頭買著吃”,這是許家鋪村由窮變富的生動寫照。

  許家鋪村黨支部書記許瑞旺介紹説,全村2400畝耕地全部種植大棚西瓜,每年西瓜上市季節,來自北京、天津等周邊省市的客商紛至遝來,一天就能銷售50多萬公斤。由於許家鋪瓜農技術好、西瓜品質優,雖然比別處的西瓜每斤貴一兩毛錢,但還沒摘就被預訂光了。許瑞旺自家有兩座大棚、8畝瓜田,年純收入8萬元。

  靠種植大棚西瓜富裕起來的許家鋪人,在2010年全村整體搬遷,住上了“7+1”新民居樓房,年滿16周歲的村民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單元樓,六成農民沒掏1分錢,如今村民已在新房裏度過了6個春節。“都説農家的炕頭熱,可熱不過咱現在的單元樓。”農民許瑞青説,“地暖、有線電視、電梯都有,還不用掏物業費、暖氣費,活了60多歲,沒敢想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離城不到十里路,有女不嫁許家鋪。”在許家鋪村曾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因為窮,外村姑娘不願來許家鋪,本村姑娘紛紛外嫁。村裏十幾個光棍兒,自從種植大棚西瓜發家致富,搬進新民居,也因此喜結良緣。

  今年50歲的村民許玉泉是個老光棍兒。2007年,他將自家的4畝地改種大棚西瓜,當年收入3萬多元。後來,又住進了110平方米的樓房。許玉泉裝修房子時,裝修工見許玉泉老實能幹,便主動為他當紅娘。

  “當時我們見了面,雙方感覺都不錯,她也來了幾次,共同商量裝修新房和結婚的事兒。”説起當時的情況,許玉泉有點兒靦腆,“結婚時,不少鄉里和縣裏的幹部都來給我道喜,場面大著呢!後來,又添了個大胖小子。”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許家鋪村的瓜農除了種好自己的大棚西瓜,還憑著“一招鮮”,外出吃上技術飯。周懷福是村裏的種瓜能手之一,他種的西瓜品質好、賣價高,曾多次在西瓜節上摘得“瓜王”稱號。

  “我與邢臺市威縣、巨鹿縣、廣宗縣的一些村簽訂了技術指導合同,主要指導秧苗定植、授粉等管理技術。正月十五前後就到這幾個縣的10個村指導,前後4個月,一個月待上一週,月工資能拿兩萬多元。”周懷福説。

  像周懷福一樣,許家鋪村還有10余名種瓜能手和外面簽訂了技術指導合同,這些“土專家”在實現自己種植西瓜增收的同時,也拓展出一條服務增收的新渠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