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天下技當先
- 發佈時間:2016-02-15 05:55:4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驅車從新疆烏魯木齊往東南行駛40公里便是達坂城。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一台臺乳白色的風機隨風舞動,夜以繼日地將“金風”吹向千家萬戶。
就是在這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風科技”)乘風而起——從300萬元起家到如今擁有500億元總資産的全球最大直驅永磁風機製造商;從一家地方企業成長到風電機組遍佈全球超過17個國家,今天的金風科技已經成為世界風電領域的先行者。
引風來
金風科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先後成立了新疆風能研究所和新疆風能公司。
彼時,新疆風能公司從丹麥政府獲得300萬美元的贈款,又在國內籌資670萬元,成功引進了丹麥13台風機,建起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達坂城風電一場。
在達坂城風電場,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當了5年場長。
武鋼説,當時,風電場就特別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在購買丹麥風機的同時,就明確把“中方人員到丹麥接受培訓和丹麥專家來公司講課”寫進合同。每逢出國培訓或考察,大家都是背回一大堆的資料。
“20多年前,我們就秉承著開放和包容的心態,頻繁地走出去進行國際交流,虛心地向別人學習,為的就是學習和掌握風電技術。”武鋼説。
1998年,新疆風能研究所承接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600KW風力發電機組研製,由十幾人組成的項目組應運而生。不久,註冊資金僅300萬元的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誕生,成為金風科技的原始班底。2001年,公司完成增資及改制,變更為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鋼回憶説,金風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1997年至2005年,這期間主要的成果是實現了由開發商、運營商到風機製造商的戰略轉型。1998年,金風製造的首臺600KW風機在新疆達坂城風電一場並網發電,中國大型風機國産化邁出了第一步。
禦風行
回憶起過去20多年的發展歷程,武鋼坦言,困難不小。
當年,金風科技風電機組從千瓦機組向兆瓦機組邁進,遇到了雙饋齒輪箱技術電機組零部件耗損嚴重、機械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通過研發人員國際間交流,德國企業VENSYS引起了金風科技的注意。這家研究院形式的企業,只研究最前端的風電技術,然後向製造企業轉讓技術。在金風科技接觸到VENSYS的時候,VENSYS已在直驅永磁技術領域耕耘了10年。
當時,在國內風電市場上,雙饋齒輪箱風電機組“一統天下”,並沒有太多的企業將精力投向直驅永磁技術。而僅就金風科技自身的情況看,企業在應用原有雙饋齒輪箱技術方面也是得心應手,擁有成熟的零部件供應商,生産效率高,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行業中佔據有利地位。
反觀剛剛起步的直驅永磁技術,在市場上從零部件到供應商還處於空白期。到底是安於現狀,繼續沿著熟悉的道路前進,還是開展直驅永磁型兆瓦級風機的研發,引領風電裝備製造技術潮流?考慮到後者的巨大市場潛力,金風科技堅定了研製直驅永磁技術的決心。
“公司通過大量分析,認為直驅永磁技術一定會是未來的趨勢。”金風科技前沿技術研究部部長霍江明介紹説,直驅永磁與傳統的雙饋齒輪箱技術相比有很多優勢,核心是兩點:一是更能適應電網對風機的最新要求,二是省掉齒輪箱環節,不僅節省生産成本,也節省維護成本,提高發電效率,同時可靠性更高。
金風科技的這一想法也得到科技部的支援。“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國家863計劃對兆瓦級直驅永磁風電機組開發給予了持續的支援。
為了開發這項技術,金風科技與德國VENSYS能源有限公司于2004年開始聯合設計,2005年6月完成了1.2兆瓦樣機的研製,安裝在新疆達坂城風電場,這是中國首臺本土化生産的兆瓦級風機。
在此後的幾年中,金風科技完成了直驅永磁風機容量的多次升級,先後實現了1.5MW風機的商業化生産,以及2.5MW、3MW風機的風場試運作檢測。
2008年,在金風科技與VENSYS聯合開發5年後,直驅技術第一次接受市場考驗。這場大考的考官就是北京奧運會。
當時,金風科技中標北京奧運會綠色能源官廳風電場項目,由其生産的33台1.5MW的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提供綠色能源。
為確保項目順利投入使用,公司成立攻關小組,長期堅守在施工一線,現場攻關出現的“疑難雜症”。
官廳風電場順利投入使用後,攻關小組的成員專門寫了一篇名為《復盤》的總結報告,詳細回顧工程中出現問題的每一個細節,從技術、零部件、工作態度、工作方法、服務能力,進行了全面分析與反思。這一次“復盤”,為金風科技直驅永磁技術快速成熟奠定了堅實基礎。
還是在2008年,金風科技出資4億多元收購了VENSYS公司70%的股份,成為直驅永磁技術的真正擁有者,將直驅永磁技術的自主智慧財産權緊緊握在手裏,徹底結束了企業發展依賴技術引進的歷史。
核心技術是企業的靈魂。目前,金風科技已經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593件。截至2015年12月,企業參與制定或修訂了118項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其中主導制定的標準62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全球風力發電領域最具成長前景的直驅永磁技術日趨成熟,並成功開發了1.5MW、2.0MW、2.5MW、3.0MW、6.0MW等多種機型,其中1.5MW機型在全球銷售並裝機超過15000台,位居全球前三。
乘風起
走進位於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金風科技公司行政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風科技風電機組全球分佈圖,一顆顆散發綠色光芒的小燈,記錄著金風科技走出國門的征程。
2005年,國內風電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受制于技術水準,風電企業普遍不敢輕易涉足國際市場。然而,金風科技卻早早試吃了“螃蟹”,通過成立國際化小組,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路徑。
2009年,金風科技實現了國際市場“零”的突破——向古巴出口6台750KW機組,並提供運維服務。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成套風力設備出口項目。
“機組的首次出口是一項重大成果。但是,要讓公司的産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做大做強,必須要讓産品在國際市場獲得普遍認可。這對於一家初出國門的風電企業來説,談何容易!何況,當年很多西方國家不了解中國國産風電機組,又何來認可呢!”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學軍回憶説,為了讓西方國家了解國産風電機組,公司決定通過自己投資,讓風電機組走出去,主動接受西方國家技術標準的檢驗。“我們就是想讓他們看看,中國的裝備製造到底怎麼樣!”楊學軍説。
金風科技將投資試驗田放到了澳大利亞和美國,通過收購項目開發權和自建的方式擁有了幾個風電場。其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項目于2009年並網。“雖然這個項目只有3台機組,但對金風科技來説卻意義非凡。機組的成功運作,充分反映了金風科技的技術水準。”楊學軍介紹説,該項目的機組可利用率達到了98%,這對於一貫直接雇傭當地服務公司的海外項目而言,是難以想像的高效率。
該項目的成功不僅向美國市場證明了中國風電設備産品的可靠性,對於金風科技自身來説,也受益匪淺。經歷了一個項目從投資、改造,再到並網的全過程,企業近距離了解了美國的市場規則,並對西方市場有了初步的了解。
項目的成功大大鼓舞了金風國際團隊開拓國際市場的決心。此後,金風科技又在美國開發了一個109.5MW的風電項目,並完美度過試運作階段。
武鋼笑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金風科技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聲望,當然也贏得了更多的訂單。
而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金風科技又將目光瞄準了沿線國家和地區。一個頗有意義的例證是巴基斯坦TGF風電場項目。該項目位於沿海城市卡拉奇以東約90公里一片廣袤的沙漠,多風且酷熱無比,每年6月氣溫會超過45℃。
怎樣才能讓機組適應這種天氣?
研發團隊想到了新疆吐魯番。他們多次赴吐魯番托克遜縣項目地收集機組在高溫下運作的數據,並進行系統的高溫適應性設計。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公司對産品反覆進行模擬高溫環流測試,最終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高溫型機組。
2014年11月24日,33台1.5兆瓦機組一次性通過當地168小時試運作,打破了相鄰風電場4個月至8個月通過試運作的紀錄。運作中,金風機組經受住了45℃高溫的考驗,而原本信心滿滿的其他競爭者,在40℃時便已“全軍覆沒”,紛紛停轉。
“風電産業全球化佈局與發展是中國風電企業成長的必經之路,‘走出去’是金風科技的長期戰略。”武鋼説,未來,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範圍內的朝陽産業,中國製造不僅要參與,而且要打響品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