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家家養牛 戶戶致富

  • 發佈時間:2016-02-14 05:27: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豐都縣是三峽庫區移民大縣、國家級貧困縣。虎威鎮回龍村處在豐都縣城以北海拔800米的山上,曾有民謠這樣形容當地的貧困:“回龍是個山旮旯,紅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頓白米飯,只等婦女生娃娃。”

  最近幾年,回龍村興起“養牛熱”,全村676戶,家家戶戶都養牛。靠養牛,這個村子在去年實現了整村脫貧——村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從2010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

  村主任陳德林的“養牛賬”

  1月30日,下雨,山路泥濘,記者到達回龍村村委會時已是下午3時。

  不趕巧,村委會主任陳德林剛剛出門。“聽説村民家的牛得病了,老陳跑著就去了。”村委會綜合專幹廖江英快人快語,話一説完就拉著記者往外走,“他一會兒就回來,我們先到村裏轉轉”。

  回龍村有養牛傳統,但過去多用於耕地犁田,數量少、品種差。“以前窮,大家守著幾畝山地耕耕種種,一直在溫飽線上徘徊。”廖江英説,村裏的養牛業能走到今天,鄉親們心裏都記著陳德林的好。

  為啥?老陳可是村裏的“牛人”。15歲就開始做耕牛買賣,成為鎮上第一個個體工商戶,專門為鄉親們買牛賣牛,後來又在村裏“第一個吃螃蟹”,淘劣選優,改良牛種。“自從前年被推選當了村委會主任,他自家的牛也不養了,村裏的苦活累活搶著幹,都把自己當成鄉親們的‘牛’了!”廖江英説。

  看著村裏的牛越來越多,鄉親們走上養牛的致富路,陳德林滿心喜悅。這一路走來,他可沒少費心思。2009年,豐都縣開始提倡肉牛養殖,陳德林在販牛過程中發現有些鎮上引進了新品種牛,賣價很高。他興奮地把這個資訊帶回村裏,沒料想卻引來老鄉們的質疑。

  “很多人覺得我就是個‘牛販子’,鼓勵大家改良品種是為了賺介紹費。”陳德林把委屈吞到肚子裏,自己籌錢引進了7頭紅安格斯牛。第二年,這批牛産的第一頭牛犢賣了4200元,把鄉親們震動了,因為老品種黃牛一頭牛犢最多賣1000多元。為了讓大家安心,陳德林又專門租了一輛麵包車,拉著幾位村民到附近的鄉鎮考察。

  對於村裏的養牛業,陳德林有自己的一本賬。“上世紀80年代初,一頭老品種黃牛只能賣300元左右;90年代,可以賣3000元左右;現在像紅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這樣的良種牛,一頭能賣到1萬多元。”陳德林説,回龍村養牛有底子,可要想富,就得養好牛,把牛養好。如果每年戶均養5頭良種牛,每頭牛利潤3000元,那麼每戶人家每年的養牛收入就能達到15000元。

  如今,牛養好了,陳德林和村裏的幹部們又開始琢磨新的發展思路。“鄉親們現在是一家一戶,散養散賣,雖然經濟效益也不錯,但從長遠看,我覺得還應該讓大夥兒抱團發展。”陳德林説,今年計劃成立養牛專業合作社,統一技術,統一管理,解決大家共性的技術和銷售問題。“我雖然不養牛了,但看著鄉親們一天天富起來,環境一天天靚起來,心裏舒坦啊!”

  大戶秦光海的“養牛經”

  1月31日清晨,天剛麻麻亮,記者來到回龍村三社社員秦光海的牛棚。此時,他已經把牛棚打掃得乾乾淨淨,正抱起一捆乾草喂牛。

  “養牛得勤快,牛長得好,咱這日子才過得好。”秦光海對自家的牛充滿感情,“這養牛跟養孩子是一個道理,牛兒也是需要精心照顧的,夏怕雨水,冬怕風刮,一日三餐吃什麼、吃多少,都得講究”。

  57歲的秦光海打小就在村子裏放牛,現在是當地有名的養牛大戶,鄉親們都喊他“牛狀元”,因為他養牛最多,技術最好,牛的賣價最高。他家500多平方米的牛棚裏,喂有70多頭紅安格斯肉牛。

  記者問,養牛的收入怎樣?秦光海回頭看了看棚子裏吃草的牛兒,笑著説:“去年行情不錯,這個春節要比往年更寬裕些。這不,前兩個月剛出欄賣掉了幾十頭,收入了10多萬元。”

  儘管小時候當過“放牛娃”,但秦光海真正投身養牛業是在2008年。這一年,豐都縣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扶持政策,鼓勵發展肉牛産業,秦光海就在自家院子裏蓋了一間牛舍,養上六七頭牛,隨著經驗和資金逐漸積累,牛越養越多。

  “養這麼多牛,不怕價格波動賣不出去嗎?”

  “不擔心,我們産銷不愁!”秦光海自豪地介紹道:“一來,回龍村山高林密,空氣好,適合養牛,出欄的肉牛品質好,很搶手;二來,縣裏的龍頭企業恒都肉牛公司訂單收購我們的肉牛,加工後賣往全國各地。”

  看到村裏的“牛狀元”發展越來越好,大夥兒都特別高興,因為秦光海並沒有忘記同樣在養牛的鄉親們。

  聽説記者來訪,64歲的回龍村三社社員郎仁貴也過來湊熱鬧。“老秦養牛有一套,還從來不保守,經常向鄉親們傳授養牛經驗和技術,還幫助聯繫銷路。”郎仁貴説,他家去年養了4頭牛,從建牛舍、買種牛到備草料,秦光海幾次到府幫忙指導。

  對於新一年的發展,秦光海心中已經有明確的想法。“縣裏政策好,市場也穩定,我養牛的信心越來越足。春節後準備擴建一個牛棚,把規模擴大到150頭左右。”聽説村裏有成立合作社的打算,秦光海格外振奮:“就得這麼幹,單打獨鬥太辛苦,有了合作社,多出幾個大戶,咱回龍村才夠牛氣!”

  村民李全斌的“成長煩惱”

  在山坡上見到李全斌的時候,他正駕駛著一輛三輪小貨車準備將山上割的牧草運到家裏喂牛。記者問起養牛的情況,他有點不好意思:“才開始,牛少。”

  李全斌是回龍村為數不多回家養牛的年輕人之一。他18歲外出打工,幹過木匠、泥瓦匠,2014年4月開始回家養牛。“當時拿了20萬元積蓄,搭了一間牛棚,從村民手裏買進了16頭牛犢。”

  在外這麼多年,為何想起回家養牛?“小時候,我們這裡窮,人們拼了命要往山外去。這幾年環境變好了,養牛還賺錢。”李全斌算了一筆賬,在外打工一個月3000元,扣掉生活成本,每年最多結余2萬元。回家養牛,按現在的規模,最少一年能掙5萬元,比打工划得來。

  記者跟隨李全斌來到他家。房前水泥地上鋪滿了晾曬的酒糟和玉米粒,這是他花200元買來的,800斤酒糟夠家裏的牛吃3天;屋內,大廳擺放著幾箱啤酒,這也是用來喂牛的,一個月要喂3次;牛棚就搭在房子隔壁,100多平方米,裏面不時傳來的哞叫聲讓這個農家院子充滿生機。

  去年8月,李全斌賣出了7頭牛,扣除成本後賺了2萬多元。“現在縣裏的肉牛産業發展勢頭很猛,我計劃今年下半年把存欄量增加到20頭。”儘管幹勁足,計劃的規模也不算大,但對於進一步發展,李全斌還是有些犯難。

  “主要是缺錢。新的牛棚蓋起來了,卻沒錢買牛犢。縣裏只對存欄20頭以上的養殖戶給微企補貼,但我們村大多數村民的養殖規模都不到20頭。還有就是村裏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你瞧,家門口這條上坡路還是條泥土路,遇到下雨就很惱火,運輸飼料很不方便,成本高。”李全斌説,自己期盼著縣裏的補貼政策能放寬些,村裏的路網建設能早日完善。

  回龍村很多養牛戶跟李全斌有著同樣的期盼,而這些也正是村幹部在思考解決的問題。陳德林告訴記者,受益於縣裏和鎮上的資金投入,回龍村去年已經硬化了9公里鄉村公路,建起了10口山坪塘,今年還將新增8公里的硬化公路,再修10口山坪塘。

  看著又在牛棚裏忙活的李全斌,陳德林感慨道:“大夥兒心裏都鉚著一股子幹勁呢!”的確,從鄉親們幹勁十足的笑臉和自信的話語裏,我們分明感覺到一股熱流在村子裏涌動,我們深信,在政策的幫扶和“牛人”的帶領下,回龍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