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主要科研機構承諾免費分享寨卡研究數據

  • 發佈時間:2016-02-11 14:21: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劉隆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隨著有關寨卡病毒研究的深入,美國10日宣佈找到了寨卡病毒和小頭症之間關聯的“最有力證據”,而全世界31個主要科研機構、學術期刊等同日承諾將免費分享寨卡的相關研究數據。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托馬斯·弗裏登在美國眾議院一個聽證會上説,該機構與巴西科研人員合作,在兩名出生不到24小時死亡的巴西小頭症嬰兒的腦組織中發現了寨卡病毒,“這是迄今表明寨卡導致小頭症的最有力證據”。

  弗裏登強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寨卡與小頭症的臨床數據以及流行模式,確定兩者之間的關聯。

  為了加快寨卡病毒的研究,來自美國、中國及歐洲等地的31個主要研究機構、學術期刊、非政府組織及研究資助者10日簽署聯合聲明,承諾將盡可能快速與公開地免費分享有關寨卡病毒的研究數據。

  簽署聲明的學術期刊包括《自然》《科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研究機構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疾控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研究資助者包括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韋爾科姆基金會等。

  韋爾科姆基金會主任傑裏米·法勒在一份聲明中説,從病毒的傳播方式到與小頭症的關聯,目前對於寨卡病毒仍有許多未知,快速分享數據將保證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衛生干預措施,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

  《自然》雜誌10日發表社論説,在出現公共衛生事件時,傳統論文審核流程對資訊共用來説“太慢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是研究人員優先把科研數據共用到公開數據庫,然後再按傳統流程來發表論文。

  《自然》特別指出,中東呼吸綜合徵等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由於缺乏可靠的國際規則解決跨國合作成果歸屬問題,特別是牽涉到智慧財産權問題,科研數據的分享遇到很大障礙。

  儘管科研數據分享“面臨挑戰”,《自然》宣佈將作出表率,鼓勵科研人員向該雜誌提交報告時,把數據在公開數據庫中發佈,促進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的科研資訊快速分享。

  寨卡病毒的傳播途徑及其與小頭症的關聯是目前困擾科研人員的兩個主要問題。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由於血液檢測寨卡病毒需要至少一星期出結果,快速病毒檢測是困擾當地醫療機構的另一個問題。巴西將在本月15日投入一種可以5小時出結果的寨卡快速檢測方法。(綜合新華社駐華盛頓記者林小春,駐倫敦記者張家偉,駐裏約熱內盧記者劉隆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