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文化演繹另類“西遊記”

  • 發佈時間:2016-02-04 13: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沈紅輝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悟空、三藏法師、豬八戒……當被問及《西遊記》中的經典人物時,一位日本朋友如數家珍。“小時候看過《西遊記》繪本,大鬧天宮等情節很有意思,現在也記得很清楚。”他説。

  在日本,《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其影響不僅限于文學領域,還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動漫、遊戲和影視作品中,給日本社會烙下一道深深的中國印記。

  江戶時代備受追捧

  眾所週知,日本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熏陶。《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日本也流傳甚廣。

  據日本學者考證,早在1696年,《西遊記》漢語文本便已東渡日本。那時,日本處於江戶盛世,庶民文化興起,老百姓對文娛作品需求巨大。《西遊記》這部情節怪誕、通俗易懂的神魔小説,一入東瀛便受到民眾追捧。

  為迎合大眾需求,日本出版商當時推出配圖版日譯本《繪本西遊記》,風靡一時。《繪本西遊記》的插畫屬於當時流行的浮世繪,出自日本傳奇畫師葛飾北齋之手,三打白骨精等經典場面都以浮世繪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江戶時代,《西遊記》和《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並稱中國“四大奇書”,在日本漢文學圈地位顯赫。

  隨著《西遊記》的深入人心,江戶時代的日本人還以《西遊記》為題材,將經典橋段改編糅合,創作出歌舞伎、凈琉璃等多種日本庶民藝術形式的劇目,經久不衰。至今,一個叫《華果西遊記》的歌舞伎作品仍在日本國立劇場定期上演。

  《西遊記》是適合雅俗共賞的作品,還深受日本文人喜愛。大文豪芥川龍之介從小酷愛中國古典文學。他在雜文《愛讀書之印象》中透露,“兒時第一愛讀物莫過於《西遊記》”。芥川的作品以“新奇”、“詭誕”獨樹一幟,或許和兒時受到《西遊記》的熏陶不無關係。

  如今,隨著日本文娛作品極大豐富,閱讀《西遊記》原著的日本人越來越少,但在日本書店,各版本《西遊記》繪本仍琳瑯滿目,是很多日本人孩提時代的經典啟蒙讀物。

  動漫和原著差別大

  日本人是一個善於吸納再創造的民族。不少中國古典文化傳入日本後,日本人都進行了融合創新,發展出本土文化。近代以來,《西遊記》也和日本本土文化有機融合,衍生出大量本土文化産品。

  神話傳説是漫畫創作的重要題材。《西遊記》作為在日本擁有強大群眾基礎的神話故事,成了漫畫家取之不竭的題材寶庫。

  在日本漫畫初創期,《西遊記》便進入漫畫家的視野。1926年,動漫天才大藤信郎創作《西遊記孫悟空物語》,成為日本首部《西遊記》題材漫畫。此後,《西遊記》題材漫畫層出不窮。連漫畫泰斗手冢治蟲也對《西遊記》情有獨鍾,在上世紀50年代的創作黃金期發表七年長篇連載力作《我的孫悟空》,並被翻拍成動漫。

  值得注意的是,《西遊記》題材漫畫和《西遊記》原著交集並不多。它們大多只將《西遊記》的人物或情節作為故事引子,不拘泥于原著情節,大刀闊斧地改編。

  在經典動漫《龍珠》中,孫悟空身著橘紅色功夫服,全身肌肉緊繃,頭髮豎直,化身拯救宇宙的超級賽亞人,故事情節也和取經毫不沾邊。《龍珠》在日本影響極大,以至於如今一提起孫悟空,大部分日本人首先會聯想到動漫中的那個大英雄。

  《怪物彈珠》和《智龍迷城》是這兩年日本兩款非常火的角色扮演類手遊,在這兩款遊戲中,孫悟空則穿越時空,化身遊戲妖魔,甚至可與三國時期的周瑜一較高下。

  有五個版本電視劇

  日本影視行業也愛翻拍《西遊記》。至今,《西遊記》已被5次搬上日本熒屏。

  1978年,日本電視臺砸10億日元重金翻拍《西遊記》(下稱78年版《西遊記》),使日本成為世界上首個將《西遊記》翻拍成電視劇的國家。

  那年,中日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邦交步入正軌。於是,78年版《西遊記》劇組決定赴中國西北取景,開創日本各大電視臺赴華取景先河。在取景拍攝中,劇組獲得中方大力支援。這部劇後來還被央視引進,在中國國內播出,對中國國內最經典的86年版《西遊記》産生一定影響。

  78年版《西遊記》在日本播出後反響強烈,收視率和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王牌系列電視劇“大河劇”不相上下,創造了收視神話。

  此後,日本各大電視臺先後四次將《西遊記》搬上熒屏。最新版本由富士電視臺于2007年製作,同樣掀起一輪《西遊記》收視高潮。

  相比動漫,日本《西遊記》系列電視劇相對忠實原著,保留了人物和主幹情節,但也對故事進行了一定創新,和原著側重點不同。比起打妖除魔,富士版《西遊記》更注重表現人性主題,並加入大量感情戲,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都在取經路上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

  不過,日本對《西遊記》的一些無厘頭改編、甚至惡搞,也引發爭議。日本五個版本《西遊記》電視劇中的唐僧均由女演員扮演,招致中國觀眾吐槽。

  不過,就像賞櫻、茶道等源於中國、興于日本的文化一樣,《西遊記》已深深紮根于日本,融入日本文化,演繹出另一種風格。在日本人心目中,《西遊記》或許早已不是舶來品。(沈紅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