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港出口額內地高出香港200億美元?商務部:正常

  • 發佈時間:2016-02-04 02:11:2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劉素宏)2月3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對於此前存在的2015年12月內地與香港貿易數據差異較大的質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已經注意到統計差異,但2015年12月的貿易數據從總體上看是基本正常的。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2015年12月內地對香港出口額為460億美元,而香港方面公佈的數據是237億美元,差額達到223億美元。有市場消息稱,這反映了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上升。

  沈丹陽對此表示,2015年12月兩地貿易數據差異較大主要有三個客觀因素。首先是香港與內地統計口徑不同,例如,內地出口至香港的轉運貨物主要包括積體電路、手機、平板電腦等産品,在內地生産後先出口至香港分撥中心,再轉運全球,而港方將其視為轉運業務,不納入進口統計。再比如,對原産地不在內地、經內地組配後出口香港的貨物,港方按照原産地規則,不將其納入自內地進口統計。

  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內地統計的出口數據長期高於香港進口數據,差額最高時達到過250億美元。

  其次,兩地匯率折算率不同,採用美元統計數據會産生一定差額。內地以外匯局之前一個月底發佈的《統計用各種外幣對美元折算率表》折算,而香港以當月平均匯率折算。尤其是去年12月以來,匯率發生較大波動,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價差進一步擴大,兩地美元統計數據就會産生一定差異。

  此外,沈丹陽解釋稱,通過對比往年數據,每年年底內地對港進出口都會出現較高翹尾因素,兩地統計差額會高於平常月份。主要原因是不少企業年前集中出口、搶出口,以避免受春節後開工遲滯影響。

  2015年12月,除了香港之外,中國大陸對歐盟、印度、南韓、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多個貿易夥伴的出口都在增加。

  “2015年12月的貿易數據從總體上看是基本正常的”,沈丹陽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