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三因素導致內地與香港外貿數據出現差異

  • 發佈時間:2016-02-03 11:40: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中旬,中國海關總署公佈2015年全年外貿數據,其中,2015年12月內地對香港的出口總額為460億美元,而香港海關方面公佈的香港從內地的進口數據為237億美元,兩者存在200多億美元差額。有評論認為這不僅僅是季節因素,很可能與利用人民幣境內外價差擴大而進行的虛假貿易有關。

   對於虛假貿易導致12月出口增多的質疑,2月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佈會上做出如下回應:

   2015年12月,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內地對香港出口459.3億美元;而據香港海關統計,香港自內地進口236.7億美元,兩地數據相差222.6億美元。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統計差異,但不能輕易下結論説這表明虛假貿易上升。兩地數據出現較大差異的具體原因,我們還將進一步的核實。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客觀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兩地統計口徑不同,內地出口數據長期高於香港進口數據。內地與香港一直存在貿易統計差異。從2006年以來,內地統計的出口額都高於香港統計的進口額,差額最高時達到過250億美元(2013年3月)。有三類貨物內地納入出口統計,香港未納入進口統計。一是內地出口至香港的轉運貨物,港方將其視為轉運業務,不納入進口統計。主要包括積體電路、手機、平板電腦等産品,在內地生産後先出口至香港分撥中心,再轉運全球。初步測算,2015年12月,這部分貨物兩地統計差額約為100億美元。二是原産于他國(地區)經內地組配(未改變原産地)後出口香港的貨物,港方按照原産地規則,不將其納入自內地進口統計,而納入自他國(地區)進口。主要是原産于日本、南韓、台灣等地的配件在內地組配後出口或經香港轉口。據港方統計,2015年12月,這部分貨值約20億美元。三是內地出口香港的非貨幣黃金(如黃金首飾、金條等),但港方也不納入。這部分比重很小(2015年12月,對香港僅出口13萬美元)。

   第二個因素是兩地匯率折算率不同,採用美元統計數據會産生一定差額。兩地貿易多以人民幣和港幣作為結算貨幣,在折算成美元時,兩地使用的匯率折算率不同。內地以外匯局前一個月底發佈的《統計用各種外幣對美元折算率表》折算,香港以當月平均匯率折算。去年12月以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價差進一步擴大。當本月匯率發生較大波動時,兩地美元統計數據會産生一定差異。由於匯率折算率不同,2015年12月,兩地統計數據産生差額約15億美元。

   第三個因素是季節性集中出口,推高了內地對港出口增長。

   上述三個因素導致的差異約佔兩地數據差異的七成左右。

   我們也注意到,2015年12月,內地自香港進口增速很快,為64.5%,規模約為21.6億美元,是否屬於異常波動,需進一步核實。

   由於內地與香港之間存在利率、匯率差,不能排除少數企業通過貨物貿易實現人民幣或外匯的跨境反覆進出,來套取利差和匯差。我們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資訊互通,進行深入分析,加強政策引導,形成管理合力,防範一切形式的虛假貿易。

  ?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