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帶動 鐵腕治污 創新轉型——江蘇經濟發展化危為機、穩中向好
- 發佈時間:2016-02-03 15:43: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南京2月3日電題:創業帶動 鐵腕治污 創新轉型——江蘇經濟發展化危為機、穩中向好
新華社記者李燦、蔡玉高、秦華江
“十二五”期間,江蘇省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6%,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超過7萬億元;每人平均GDP突破1.4萬美元,穩居各省區之首;在民生幸福、生態省建設、創新型省份建設中成效顯著。
敢於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的難題,是江蘇經濟不斷化危為機、穩中向好的關鍵。
創業帶動 財政托底
就業是民生之本,破解創業難題是就業之要。
“十二五”時期,江蘇堅持創業政策、創業培訓、創業載體、創業服務、創業氛圍“五位一體”,累計扶持55萬名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帶動就業262萬人,約佔城鎮新增就業總人數的43.1%,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8%和12.4%。
今年27歲的沭陽縣小夥子耿巍,2009年中專畢業後,帶著500元本金投身電子商務。幾年間,他經歷了幾輪沒日沒夜地拼搶“雙十一”,接單“雙十二”,當過天貓商城的“全網單品銷售冠軍”,去年的銷售額已超過1.5億元。如今,耿巍正謀劃著將業務發展到設計和銷售兩端。他表示,沒有政府對民間創業的支援,就不會有他的跨越發展,是縣政府量身打造的“電商貸”,幫助他解決了沒有固定資産貸不了款的難題。
5年來,江蘇公共財政瞄準民生發力,在國內各省區中率先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省直接用於民生以及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出超2.2萬億元,佔全省公共財政比重超75%,其中省級財政更是超過80%。在“財政托底”的決心支撐下,2015年,全省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人口全部脫貧。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三五”時期,江蘇仍將善謀為民之策,多行惠民之舉,務求利民之效。
鐵腕治污 久久為功
金峰水泥廠位於西太湖流域的江蘇溧陽,是亞洲最大的單體水泥廠。廠區樹木扶疏,草綠花鮮。這是該廠過去幾年間陸續投資近10個億,實現堆放傳送封閉化、運作粉碎無塵化的結果。
“你不消滅污染,污染就要消滅你。環保的確是個難題,但只要下決心解決它,就不難了!”金峰公司董事長徐貴生説。
2007年暴發太湖藍藻水危機以來,江蘇省鐵腕治污的行動不斷升格。“十二五”期間,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320多萬人次,查處違法案件2.6萬餘起,偵辦環境犯罪案件4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42人。太湖流域關閉重化工、重污染企業5000多家。全省提前兩年完成國家淘汰落後産能的目標。還發佈《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把全省22.2%的國土納入區內,嚴格保護起來。
2015年,江蘇省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的考核基數下降20.5%;478個省控斷面中,水質優三類比例上升3.7個百分點,劣五類比例下降4.2個百分點;全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工業園區的“示範創建”佔全國38%。
奮力轉型 矢志創新
3年前,影響巨大的“啟東7.28群體性事件”發生後,江蘇省和南通市抓緊組織科技攻關。南京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破解造紙制漿廢水回收利用的世界性難題,為類似排污問題和環保事件的解決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新路徑。
早在制訂“十二五”規劃時,江蘇省提出的“六大戰略”中就有“創新驅動”;推動工作的“八項工程”前兩項就是“轉型升級”“科技創新”。
“十二五”期間,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1788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高新技術産業産值比重達40.1%,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8%。始終保持著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各省份之首的榮譽。
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慶表示,他們將瞄準“科研成果轉化難”,致力於將全球基礎研究成果的二次開發,為企業提供大批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成熟技術。
在剛剛閉幕的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江蘇宣佈:“十三五”期間把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提高到2.8%左右,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5%以上,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