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州“十二五”GDP破1.8萬億元 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 發佈時間:2016-02-02 07:34: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廣州去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上年增加30天。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廣州“十二五”成績威水:GDP破1.8萬億元

  昨日,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過去5年,是廣州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的5年,我們迎難而上,積極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推動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辦好民生實事,提高人民幸福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圓滿完成了“十二五”時期目標任務,國家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

  圓滿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

  去年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突破2萬美元

  5年來,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去年地區生産總值1.8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4%,較2010年凈增7352億元,連續27年位居國內城市第3位。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突破2萬美元,實現了新的跨越。

  經濟品質效益顯著提升,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9.1億元、比上年增長8.5%,有效防範化解財政和金融風險,財政透明度位居全國前列。

  産業結構明顯優化,形成9個千億級産業集群,認定總部企業320家,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三次産業比重為1.26:31.97:66.77。

  5年新增城鎮就業211.54萬人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5年來,政府財政投入民生社會事業8813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4倍。城鄉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預計去年分別達4.66萬元、1.93萬元,年均增速分別為10.8%、12.4%。5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11.54萬人,成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社會保障水準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每人平均增長89.41%,新增和籌集保障性住房16.68萬套,新增管道燃氣用戶110.8萬戶、覆蓋率56%。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廣州文化館、美術館開工建設,廣州圖書館新館、13個兒童公園建成開放。

  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全面進步,所有區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廣州大典》一期編纂出版,每人平均期望壽命等居民健康指標接近發達國家水準。民生發展指數連續兩年全國城市排名第一。

  市民對城市形象滿意率提升16%

  城鄉面貌有新變化。5年來,鞏固提升亞運成果,“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取得新成效。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去年達標天數312天,比上年增加30天,PM2.5平均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4%。水環境治理取得進展,珠江廣州河段保持Ⅳ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破解垃圾圍城難題,6個資源熱力電廠全面建設,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綠化美化水準持續提升,新建綠道3000公里,海珠濕地、南沙濕地、花都湖等公園建成開放,森林覆蓋率達42%。

  舊城面貌發生新變化,同德圍、金沙洲、金融城、琶洲西區、廣鋼新城、廣紙片區等成片連片城市更新項目穩步推進。市民對城市形象滿意率比2010年提升16個百分點。

  光纖覆蓋用戶超過700萬戶

  國家中心城市功能不斷強化。5年來,空港、海港、鐵路港、資訊港、城市路網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機場旅客吞吐量5520.94萬人次;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5.21億噸、1762萬標箱;廣珠、廣深客運專線和貴廣、南廣高鐵相繼開通;高速公路通車972公里,地鐵通車9條266公里;光纖覆蓋用戶超過700萬戶、入戶率62.3%,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天河二號運算速度全球6連冠。城鄉水、電、氣等民生及科教文衛政法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

  四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城榜首

  城市活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5年來,保持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南沙新區、南沙自貿試驗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城市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旅遊綜合改革等試點全面推進,4次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首。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創設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當選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盟、大都會協會聯合主席城市,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增至63個,3次評為“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承辦亞信2015年首次特別工作組和高官委員會會議,成功舉辦廣州馬拉松賽、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等國際賽事,職業足球奪得2次亞冠聯賽、1次足協盃、5次中超冠軍。

  去年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對食品生産環節、流通環節的28類加工食品和6大類食用農産品開展抽樣檢驗共計28354批次,完成目標的123.3%;食品生産環節企業覆蓋率達100%,已檢驗實物合格率為97.6%;食品流通環節重點經營主體覆蓋率達100%,已檢驗實物品質合格率為95.8%。

  促進和穩定就業

  舉辦“零距離”就業招聘會335場(目標300場),初步達成意向28913人,提供就業諮詢服務30347人次;完成資助勞動力技能晉陞培訓5.57萬人(目標5萬人);2015年廣州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3.37%(目標90%)。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7.47人,完成目標的137.35%。

  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

  50個日間托老機構已全部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

  提高特殊人群救助水準

  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高到所在區農村上年度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水準。城鄉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75元,城鎮“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和福利機構供養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177元,孤兒養育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547元。

  加強基層慢性病防治服務

  已修訂廣州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及績效考評辦法,開展相關數據核實工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已提高到年每人平均50元。為63.4萬名(目標60萬名)高血壓患者免費提供建立健康檔案、隨訪干預等健康管理服務。

  加強城中村整治

  78個城中村頻繁停電用電改造項目工程全部完成。新增城中村視頻監控攝像頭11364個(目標9000個),完成比例為126.27%。

  加強公共交通體系建設

  新增50公里公交專用道(目標50公里)。優化調整及新開72條公交線路(目標50條)。推廣應用清潔能源公交車輛1611輛(目標1100輛)。增加交通信號自動化控制路口48個(目標40個),實現全市80.1%的路口自動化管理(目標80%),自動化設備完好率在96.5%~97.1%之間(目標95%)。完成芳村大道等36條幹道“綠波帶”交通信號燈設置。

  加強住房保障

  新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5144套,完成目標13729套的110.31%,新增發放租賃補貼1880戶,完成目標1800戶的104.4%。戶籍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線準入標準從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663元調整至29434元(目標29434元),住房租賃補貼標準從每平方米20元提高到25元(目標25元)。

  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

  全面實施垃圾分類管理,繼續推廣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完成20條街道垃圾分類長效機制驗收工作。全力推進大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第三、四、五、六、七資源熱力電廠均已開工建設,興豐填埋場七區及配套工程項目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已投入運營,餐廚廢棄物迴圈處理試點項目正在進行性能測試,李坑綜合處理廠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新增無害化處理能力3000噸/日(目標3000噸/日)。

  加強社區文化設施建設

  34個社區小型足球場建設已全部完工。12個街鎮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試點任務完成,且全部申報為省特級站。

  過去5年的主要工作

  A

  穩增長調結構,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5年安排429個市重點建設項目

  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發展。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突出重大項目帶動功能,5年安排429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超4200億元,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19萬億元,年均增長12.7%,去年總投資5405.95億元,是2010年1.66倍。連續開展系列招商引資引智引技活動,吸引樂金顯示、北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騰訊、國美、小米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優質品牌和總部企業進駐。推進南沙自貿試驗區、金融城、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平臺建設,形成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鮮明、佈局合理、支撐全市發展的平臺。

  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一

  以擴大和提升有效需求促進增長。持續開展國際購物節、美食節等促銷活動,推動傳統專業批發市場和重點商圈升級改造,開展系列商貿改革試點,發展電子商務,培育資訊、旅遊休閒、健康養老等新興消費,千年商都地位鞏固提升。去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居全國第3位。

  全力提振外貿轉型升級,出臺穩定外需政策措施,發展外貿新業態,打造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跨境電商服務試點等14個開放型經濟平臺,增強了外需拉動作用。去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33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出口增長11.6%;跨境電商進出口67.5億元,比上年增長3.7倍,居全國第一。5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41.8億美元,境外投資100.51億美元,分別是“十一五”時期的1.4倍和6.2倍。

  金融業增加值佔比GDP提至9%

  以創新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在傳統增長動力減弱的情況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出臺“1+9”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實施財政科技投入和孵化器雙倍增計劃,推進智慧財産權示範和樞紐城市建設,成立廣州智慧財産權法院,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去年財政科技支出71.7億元,是2010年的4.68倍,科技企業孵化器119家、孵化面積650萬平方米,分別是2010年的4.25倍和3.76倍,在孵企業超過6000家,工業高新技術産品産值8420.56億元,發明專利授權6626件、比上年增長44.4%,企業專利質押融資1.34億元。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積極培育衛星導航、科技服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新業態,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63.5%,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升至9%。

  B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

  5年為企業減負65億元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成增城、從化、黃埔行政區劃調整,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公佈權責清單;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動態調整行政審批備案事項641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登記“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5年新增商事主體79萬戶、註冊資本總額1.4萬億元。深化財稅改革,建立全口徑政府預決算編報體系,率先全國公開三級政府“三公”經費及會議費;落實“營改增”和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停徵堤圍防護費,取消或停徵行政事業性收費70項,5年為企業減負65億元。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創建民間金融街等6大金融功能區,設立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臺,組建廣州基金投融資平臺,上市企業1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46家,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994家。

  南沙去年累計新設企業7589家

  加快南沙新區和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把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帶動南沙新區和全市創新發展。創新制度機制,推行“一口受理”新模式,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推動穗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組建國際航運仲裁院,首創“智檢口岸”模式和政府購買查驗服務,海關通關時效提高50%以上。明確功能片區定位,鋪開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557億元,累計新設企業7589家。開展汽車平行進口,建立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706家跨境電商企業完成檢驗檢疫備案,初步形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C

  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新增公交專用道375公里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白雲機場擴建、南沙港三期、國鐵、城軌、地鐵、高快速路和市政路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白雲機場第三跑道投入運作,新增13條國際航線,機場噪音區治理穩步推進;廣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建成,新增外貿班輪航線15條,新建10個內陸無水港或辦事處,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港四期、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建設加緊推進;新建成311公里高速公路和234公里市政道路橋梁,開通海珠新型有軌電車試驗線,開工建設3個國鐵項目、5個城際軌道項目,推進11條地鐵建設,新增公交專用道375公里,優化14條水上巴士線路。

  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4萬噸/日

  優化城鄉生態環境。落實“天更藍”八大措施,完成21台煤電機組“超潔凈排放”改造、總裝機容量463萬千瓦,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1298台、黃標車18萬輛,4個區建成“無燃煤區”,實現機動車國Ⅳ排放標準全覆蓋,強化工地道路揚塵、揮發性有機物、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1282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産。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推進51條河涌整治,建成污水處理廠5座,在建14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4萬噸/日,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2.5%、48%。

  D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達72.8%

  7個區成功創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完成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達72.8%。推動中小學教育品質綜合評價改革,普通高考上線率97%。舉辦音樂金鐘獎、戲劇梅花獎、國際漫畫節、國際紀錄片節、國際粵劇節等重大文化品牌活動,舉辦中國圖書館年會,完成全市文化遺産普查,保護修繕文物建築109宗。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全市三級甲等醫院增至34家。發展體育事業。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進場,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增至2.38平方米。

  E

  辦好民生實事,提高人民幸福感

  5年累計投近400億元辦民生實事

  每年辦十件民生實事,市本級財政5年累計投入399.7億元,去年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堅持創業帶動就業,去年扶持創業2.67萬人。連續9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5年新建1142個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170個日間托老機構,新增養老床位2.5萬張、比2010年增長87%。

  本版文字來自政府工作報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