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完善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 推動金融資源向農村傾斜向改革要活力 促“三農”增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2-01 10:13: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 趙陽 張徵 採訪人:本報記者 朱雋 常欽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必須堅持不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障礙,激發億萬農民創新創業活力,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於向改革要活力。農業農村發展不但要從外部尋求突破,更要從內部挖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活其自身蘊含著的巨大發展潛力。

  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當前,我國農業受國際農産品市場影響不斷加深。在國內外糧食價格嚴重倒挂的背景下,糧食進口的數量在不斷增長,國內糧食市場不斷被擠佔,糧食庫存創歷史新高。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亟待改革完善。

  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並重,採取“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的辦法,完善農産品市場調控制度。稻穀、小麥繼續執行並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新疆的棉花、東北地區的大豆則要將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深入推進。

  從2007年起,玉米開始執行臨時收儲制度。此後的8年間,玉米臨儲價格逐年提高。這一政策保障了農民收益,激發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隨著産量迅速增長,玉米已成為我國5個糧食品種中數量最大的一個。連續多年提價,導致國內玉米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國外玉米以及一些替代品種大規模進口,國內玉米庫存量增加。

  針對當前玉米産銷矛盾較為突出的問題,一號文件提出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收儲制度改革,在使玉米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同時,綜合考慮農民合理收益、財政承受能力、産業鏈協調發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産者補貼制度。

  加大對“三農”支援投入力度

  鞏固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加大投入支援力度是硬道理。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從三個方面著力。首先,健全農業農村投入持續增長機制。要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堅持將農業作為國家固定資産投資的重點領域,確保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擴展對農業的支援渠道,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導向功能和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設立基金、貼息、擔保等途徑,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工商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在補貼方式上,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併為農業支援保護補貼,重點支援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産能提升。在資金使用上,要多層級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實施省級涉農資金管理改革和市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其次,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要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文件提出,擴大在農民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試點範圍,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建立“三農”融資擔保體系,開展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試點等。

  最後,大力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隨著現代農業發展向縱深推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紛紛涌現,農業的自身發展和各類主體對農業保險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文件提出,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援農業的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準。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今年一號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産確權登記頒證、經營性資産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健全非經營性資産集體統一運營管理機制。

  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完善“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將財政資金投入農業農村形成的經營性資産,通過股權量化到戶,讓集體組織成員長期分享資産收益,制定促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稅收優惠政策。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