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覽業實現逆勢增長
- 發佈時間:2016-02-01 22:30:5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05年開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每年發佈《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後更名為《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到如今已是第十二年。這一報告對中國展覽經濟進行年度梳理、總結與預測,旨在為中國政府部門、商協會組織、展覽業界、外貿企業以及外國經商機構、外國企業等提供可靠的資訊和有價值的決策參考,促進中國展覽經濟進一步法制化、市場化、産業化、國際化。今年1月中國貿促會發佈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5》指出,中國展覽業作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應加快持續健康發展,努力推動中國從展覽業大國向展覽業強國發展,更好地發揮自身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2015年,中國經濟運作面臨著國際環境持續惡化和國內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的雙重影響。
國際方面,世界經濟復蘇明顯減弱,增速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發達國家生産率增長緩慢,投資需求不足,金融市場信心不夠穩固,經濟復蘇弱于預期。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內需不振,出口萎縮,資本外流,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國內方面,2015年,經濟緩中趨穩、穩中有進,具備保持7%左右中高速的條件,但仍處於“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過程中,經濟運作效益尚未改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展覽業的運作狀態和發展趨勢不但與國家經濟轉型密切相關,更對國家經濟的創新驅動轉型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以2015年中國展覽業發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獲取的第一手調研資料為基礎,對2015年中國展覽業的總體運作狀況進行簡要回顧與展望。
中國展覽業宏觀發展態勢
2015年,中國展覽市場在宏觀層面上具有如下五個特徵:
(一)國內展覽市場總量逆勢上升
經歷了2014年的短暫調整,中國會展業再次取得較快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共舉辦3168個展覽會,展覽會總面積約8900萬平方米。其中經貿類展覽會有2612個,比2014年增加約7.8%;總面積約為7874萬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約10.8%。規模以上展覽城市中有74%的城市展覽面積增加,經濟發達地區的展覽重點城市增長更為明顯。展覽會總體規模繼續擴張,但增長率僅為1.2%,增長步伐明顯放緩,“精耕細作”式的發展逐漸成為展覽業發展的“新常態”。
在專業分佈上,建築材料、眼鏡珠寶鐘錶、船舶碼頭設施、石材採礦設備等行業展會呈現減少趨勢,而家用電器照明、食品飲料煙酒、玩具婦幼用品、電子與自動化、休閒時尚藝術和醫藥醫療保健等行業展會呈現增加趨勢。
(二)出國展覽市場規模收縮
2015年,中國外貿發展遇到較大困難,出口下行壓力增大,進口大幅減少。截至2015年10月31日的數據顯示,出國展覽市場受到明顯衝擊,整體規模下滑,赴新興市場辦展放緩,但自辦展數量和品質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國94家組展單位共赴62個國家實施辦展計劃1385項。組展單位數比2014年減少11.3%,國別數減少4.6%,項目數減少4.3%。其中參加國際博覽會1291項,減少5.6%;舉辦單獨展覽會(自辦展)94項,增長19%。全年展出總面積63.9萬平方米,減少9.6%;參展企業4.6萬家,減少2.3%。
(三)政府加強引導展覽業轉型升級
2015年是展覽業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隨後福建、湖北、黑龍江等省也相繼發佈相關政策實施文件。10月,商務部牽頭建立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説明展覽業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各級政府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
財政部發佈《關於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有關經費支援方式改革的通知(試行)》,逐步減少直至取消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財政直接撥款,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援行業協會商會發展,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加快脫鉤。在此政策引導下,作為我國重要組展力量的行業機構也開始加快職能轉變的步伐。
(四)資訊技術成為推動展覽會發展的重要手段
2015年,中國展覽業資訊化水準得到長足推進。展覽會官方網站、官方微網志、官方微信數量均顯著增長,公眾號、APP等新技術手段得到普遍應用。而展覽資訊平臺化建設成為展覽資訊化發展的新方向,全國性展覽資訊平臺、地方性展覽資訊平臺和企業自主研發的展覽資訊交易平臺成為推動展覽資訊平臺化發展的三駕馬車,為未來舉辦網路虛擬展覽會以及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技術在展覽業的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展覽業與網際網路新技術的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正成為中國展會市場發展的新特點。
(五)場館建設持續升溫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室內可租用面積大於等於5000平方米、且舉辦2個以上經貿類展覽會的專業展覽館共有136個,比2014年增加8個;室內可租用總面積約為647萬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約62萬平方米。
201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了一大批建設規模大、設計規格高、建設理念新的展覽場館,積極促進了地方展覽經濟的發展,如上海40萬平方米的國家會展中心、雲南30萬平方米的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廣東3萬平方米的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和14萬平方米的中亞會展中心等。
場館建設不斷升溫的同時,展館設施利用率不足的隱憂也逐漸突顯。據統計,2015年仍有多達約一半的展覽館全年展覽會總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下,44%的展覽館租館率低於10%,反映出我國展覽館建設存在較為嚴重的過剩現象。
2016年中國展覽業前景展望
2016年中國展覽業將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從國際經濟環境角度看,各大機構普遍認為2016年世界經濟將略強于2015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1%;穆迪評級前景穩定的國家比例小幅環比下降,前景評級為負的國家比例已經上升。全球需求疲軟以及利率、油價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低位的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
從國內經濟環境看,隨著勞動力人口下降和老齡人口占比的上升,中國將逐步從生産型社會轉向消費型社會,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繼續下滑,經濟結構也會出現投資率下降、消費率上升、工業佔比下降、服務業佔比上升的調整。預計政府將堅決推進“供給側改革”方略,加大去庫存、去産能的力度,傳統産業的陣痛將持續加重,而改革創新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一)中國展覽業將加快結構調整,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2016年是中國展覽業向專業化和市場化轉型的重要一年。預計“去庫存、去産能”壓力較大的行業,如建築材料、鋼材等基礎建設相關行業、鋼鐵煤炭等能源行業、重化工業以及部分製造業相關、出口導向相關行業的展覽業市場將出現更為激烈的競爭。服務業、新興行業等相關展覽項目的創新則存在極大的增長空間。
(二)行業協會變革發展,資本運營推動優化重組
隨著國務院促進展覽業發展的相關文件的出臺和展覽業部際聯席會議的建立,權威性強、涉及領域和範圍廣的全國性展覽業協會的建立將成為全國展覽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機關脫鉤,組展單位市場也面臨進一步的整合。預計部分商協會將通過調整組織機構、註冊實體企業,以及出售、轉讓展覽會經營權等方式參與市場競爭。
在資本運營方面,部分民營與外資展覽公司是展覽會項目收購與重組的先行者。隨著國務院印發《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預計未來也將有更多的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通過資本市場參與展覽會的兼併重組以及展覽館的建設與運營,從而進一步推動展覽業的市場化進程。
(三)“網際網路+”成為展覽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
展覽會是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的高度聚合,由於展覽會具有舉辦期間資源多、時間短、參與者結構複雜等特點,傳統數據處理方式無法深入開發。移動網際網路重構了商業價值,變革了服務邊界,提高了服務效率和品質,成為變革展覽形式的重要手段。預計未來中國展覽業將加快運營機制的網際網路流程再造,運用大數據發展平臺化管理與運營,從而開創展覽業發展新局面。
(四)展覽場館面積繼續擴大,面臨分化整合
2016年,中國會展中心城市如深圳、青島、杭州等,以及傳統上的二三線城市,如長沙、哈爾濱、西安等將有一大批展覽場館投入建設或建成投入使用,其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高達50萬平方米,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展覽中心;青島、杭州新展館面積也分別達到18萬平方米和15萬平方米。
雖然在投資慣性和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下展館建設在一段時期內還將繼續增長,但是在房地産投資趨緩的形勢下,未來部分城市依靠房地産帶動展覽館建設的投資模式將無以為繼。展覽會市場競爭的加劇,將加速展覽會市場中心化趨勢。部分二三線城市展覽館將由於展覽會市場發展的瓶頸而面臨轉型升級。而隨著一批新展館的建成並投入使用,一些老舊展館也面臨升級改造。
總體來看,雖然2015年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是在政府出臺多項利多展覽業的政策以及全體展覽業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展覽業在本年度將實現逆勢增長。隨著展覽業政策的穩步推進、展覽業資訊化建設的創新發展,以及展覽業國際化、專業化水準的不斷提高,中國展覽業必將迎來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