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開局年自貿區爭奪明顯升溫 21省份提出申建自貿區

  • 發佈時間:2016-02-01 14:17: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入“十三五”開局之年,地方自貿區的爭奪明顯升溫。《經濟參考報》根據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三五規劃建議等公開資料梳理髮現,目前國內除了北京、河北、吉林、山西、青海、西藏,以及已經設立自貿區的四地之外,其餘2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都已提出申建自貿區。

  相比去年,今年地方申報自貿區熱情明顯高漲,2015年明確提及自貿區的省份不到十個。江西、雲南、浙江、江蘇等都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自由貿易試驗區/園區/港區。此外,多地的表述也明顯更進一層。例如,去年提出“探索推動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的海南,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甘肅的表述也從去年的“積極爭取設立自由貿易園區”變為“爭取我省申報的自由貿易區試點早日獲批”。

  總體來看,今年申報自貿區的地區中,中西部內陸沿邊省份更為集中。業內認為,相比起沿海省份,內陸沿邊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程度都較為落後,因此對通過開放和創新來拓寬經濟發展空間的需求更為迫切。繼上海、廣東、福建、天津之後,內陸地區也被視作第三批自貿區落地的重點區域。

  包括湖南、陜西、重慶、寧夏、甘肅、河南均提出“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升內陸開放水準”等,也將申建內陸自貿區明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此外,內蒙古、黑龍江、雲南、廣西等沿邊地區也大打沿邊特色牌,提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邊境自由貿易區等構想。

  山東、江蘇等沿海地區也不甘示弱。浙江提出“加快規劃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江蘇提出“要全力做好自貿區爭取設立、經驗複製推廣”,南京市提出“積極申報自貿試驗區”,遼寧大連市提出“2016全力申辦自由貿易試驗區”。

  對外經貿大學外國直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自貿區方案起草小組成員盧進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可以看出,目前自貿區的爭奪主要在中西部內陸省份進行。內陸地區的最大特點是不沿海不依託港口,此外,不少地區面臨資本技術等要素短缺的問題。因此,對於內陸省份來説,要準確定位,明確到底要試驗什麼內容,要與沿海地區既有內容傳承又有自身突破,還要有利於推動內陸地區的改革開放,掀起新的開放高潮。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內陸省份獲批第三批自貿區的可能性很大,除此之外,包括東北地區、沿邊地區也具有可以推廣的條件。

  在地方爭奪新一批自貿區的熱潮中,已經建立自貿區的四地也對自貿區的創新提出了“升級版”的要求。上海提出“深入推進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重點的改革開放”;天津提出“高水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建設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福建提出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全面落實總體方案,確保在國家一年期評估時交出合格答卷;廣東提出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

  以天津自貿區為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天津自貿區管委會獲悉,天津自貿區正在制定《天津自貿試驗區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該方案已經徵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經審定後將正式發文執行。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經驗將在京津冀率先複製,並與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的政策整合互補。

  此外,第二批自貿區已經篩選出21項改革經驗,8個創新實踐案例,已經由商務部上報國務院,近期有望獲批並開始向全國適合的地區推廣。

  “自貿區肩負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使命。”白明説,如果説前幾次是入世帶來的紅利,那麼未來更多是紅利內生化,地方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在主動佈局中創造機會,自造紅利。例如第二批自貿區就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複製推廣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另一方面探索新的經驗。而自貿區經驗的複製推廣有利於發揮自貿區的溢出效應,會對全國進一步開放、創新起到助推和引領作用。(孫韶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