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華跨國公司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 發佈時間:2016-01-31 13:12: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陳麗丹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華跨國公司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 —

  新常態 新機遇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際上一些人不太適應,甚至借此“唱衰”中國經濟。但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在華跨國公司從中國經濟新常態中看到了新機遇,並不斷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主動抓住新機遇,及時擴大投資,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樂觀態度。

  南韓公司——

  趕上“黃金時代”

  全球最大諮詢公司之一埃森哲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月初公佈的對跨國企業高管的聯合調查顯示,即便面對諸多不利的外部因素,跨國企業高管對中國市場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並將繼續擴大投資。多達72%的受訪者表示有信心應對未來3年的挑戰,66%受訪者預計他們的企業在未來10年依然能夠實現高增長。另外,71%的受訪企業計劃今後增加對華投資,24%的企業表示將大幅增加投資。跨國企業高管普遍認為,中國市場未來能繼續為其産品創造巨大的需求。

  南韓希傑集團中國區總裁樸根太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確實讓在華外企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壓力,但中國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水準不斷升級,政府對服務業日益重視,這對希傑這家南韓生活文化企業帶來了利好,大力開發中國市場恰逢其時。

  “中國是我們的未來,我有一個自己的‘中國夢’,那就是希傑中國的業務量趕超希傑南韓。”樸根太表示,中國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中都越來越重要。現在,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緊密的産業鏈關係和貿易夥伴關係,中國對於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韓中自貿協定生效,雙方更加快速的市場準入和廣闊貿易前景,也為兩國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會,韓企在華發展趕上了“黃金時代”。

  南韓貿易協會首席研究委員李鳳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進軍中國市場的南韓企業遇到了新的挑戰。在華南韓企業正對此作出相應的戰略調整,一方面從既存的上下游、分工的垂直互補合作模式轉向水準合作,另一方面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增強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隨著中國政策的變化,南韓企業正在尋求進軍中國內需市場和服務業市場的機會。

  德國公司——

  主動適應調整

  德國《商報》近日推出關於中國經濟的專版,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將發生轉變,但“硬著陸”不會發生。匯豐銀行(德國)有限公司董事卡羅拉·馮·施邁托夫説,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政府推行改革的必然結果。“有關中國經濟崩潰的預言誇大其辭。恰恰相反,中國對於投資者和企業來説仍然富有吸引力。”

  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席技術官西格弗裏德·魯思沃在日前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説,中國經濟去年6.9%的增速依然是全球最高的增速之一,考慮到中國的經濟總量,中國經濟的增量依然相當可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仍然擁有光明的前景。

  德國工商大會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從依賴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轉向更注重服務、科技和內需。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增速放慢,一些産業可能會發生劇烈甚至痛苦的變化。德國在華企業需要適應這種變化並做出相應業務調整。總體而言,在華德國企業對中國經營環境保持樂觀。因為即便增速放緩,中國依舊是德國企業的重要市場和基地。報告還強調,中國經濟轉型將給德國企業帶來巨大的增長潛力,雖然這種需求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産業存在差異。預計環保、醫療、高技術製造和消費品行業將成為德國企業的發力點,反過來這些領域也能促進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帶動新模式、新産業的誕生。旅德青年創業者高松在德國波蘭邊境成立了一家面積達兩萬平方米的海外物流倉庫,成為中國電商平臺面向歐洲消費者的轉机站。每年有數百萬件裝有消費電子産品、服裝鞋帽、文具等的包裹從中國運抵這裡,然後銷往德國乃至歐洲各地。高松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商業務迅猛發展,也帶動了海外倉庫的建設。歐洲消費者只要在網上一點滑鼠,大多數商品24小時之內就能送抵家門,既給了海外消費者便利,也促進了中國國內就業。

  美國公司——

  沒有感到“逆風”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在華的美國企業帶來了一些挑戰,但根據中國美國商會1月20日發佈的調查結果,與其他發展中市場相比,中國依然受美國投資者青睞,有60%的受訪美國企業將中國列于投資重點的前三位,中國國內消費增長和中等收入群體的興起將為美國企業帶去許多重要的商業機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亞太區公關總監永田浩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航並沒有感受到中國經濟減速帶來的“逆風”,中國市場依然充滿大量發展機遇,依然是美聯航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國際市場之一。尤其是中美兩國放寬簽證政策後,對兩國之間航空業將會發揮長期促進效應。美聯航會繼續密切關注中國市場動態,尋求更多發展空間。

  現在每天有1萬多人通過空中航線往返于中美之間。據永田浩二介紹,目前美聯航每週有80趟航班從北京、成都、香港和上海飛至美國本土。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美聯航調整策略,將目光瞄準中國的二線城市,尋找增長機會。

  在不久前落幕的2016年北美國際車展上,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也表達了她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信心。“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但從長期來看依然會保持可觀的增長。”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向本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8年,通用汽車在華投資額將達140億美元。根據通用汽車最新發佈的數據,中國和北美是2015年通用汽車表現最為亮眼的兩大市場。2015年,通用全球銷量創歷史新高,共售出980萬輛汽車,其中在中國地區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表示,他期待通用汽車今年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本報駐南韓記者 陳尚文 本報駐德國記者 管克江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麗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