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藍海雲助企業更好“走出去”

  • 發佈時間:2016-01-27 23:31:1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付連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無錫金繕是修復瓷器傳家寶的傳統工藝。金繕的故事在藍海雲發佈之後被212家海外媒體採用和播出,覆蓋31個國家7.25億受眾。無錫金繕工藝也因此而更快速地走上了世界舞臺。

  藍海雲平臺負責人諸葛虹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中國文化“走出去”故事基礎好、數量大。如果在對外講故事時更遵循國際傳播規律,能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走出去”也因此能獲得更大的影響力,成功的幾率更高。

  講好中國故事要注重傳播技巧

  “視頻講故事”是當今傳播研究領域公認的最具效力的傳播手段之一。“藍海雲故事講述得很好,讓人不禁想了解故事背後更深層次和更廣泛的內容。”這是與藍海雲合作過的海外媒體對藍海雲傳播內容的評價。藍海雲的視頻故事短小精悍,一些抓眼球、顯新意、飽含資訊量、正中受眾下懷的選題通過渠道的優勢實現傳播效果幾何級提升,甚至有可能蔓延産生爆炸式的傳播效果。

  無錫金繕的故事就取得了這樣的傳播效果。無錫金繕是修復瓷器傳家寶的工藝。故事通過藍海雲傳播後,引發了行家們對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的討論,他們將金繕工藝、歐洲破損水晶修復重組技術以及歐洲祖傳珠寶改造技術相提並論,讓無錫金繕工藝走上了世界舞臺。

  諸葛虹雲談道,中國文化、中國企業“走出去”,故事基礎好,而且數量大。如果在對外講故事時,能夠遵循傳播規律,轉換傳播方式,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她認為,國際傳播市場與中國國內傳播市場是不同的環境,如果中國希望在國際上打造自己的軟實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對外宣傳時,不能按照國內的那套做法,要尊重國際傳播市場規律。企業在講故事時,要將注重把自己想説的告訴別人轉換成注重把別人想聽的講出來。在自己想説什麼與別人想聽什麼之間,通過轉換找到平衡點,這點對講好中國故事十分重要。

  中國企業、中國文化“走出去”,講好故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諸葛虹雲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中國文化、中國企業“走出去”首先要打造品牌。而要進行品牌打造,一定要注重傳播的持續性,藍海雲設計的傳播方式都特別注重持續性。她認為,持續性包括兩個維度,一方面是時間上持續,另一方面是數量上達到一定規模。不管是國家、城市還是企業,要想達到好的傳播效果,一定要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宣傳。現在中國文化、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問題是傳播不能形成規模,不能形成合力,所以中國文化在國際上沒有被認知。目前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可以用“支離破碎”四個字來形容。她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不要滿足於追求單個文化産品的傳播效果,而要採用風投模式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追求量變帶來質變的效果。

  國外受眾的興趣在改變

  藍海雲是平臺模式的新型媒體形態,是媒體的媒體,以“視聽圖文內容”的發行、傳播、製作為核心,形成一個“國際傳播”的媒體生態圈。

  據藍海雲國際業務發展副總裁愛詩禮介紹,藍海雲自2014年上線以來,共有2000多條視頻形式的中國故事通過其傳播體系被數百家海外媒體播出、採用,傳播內容最終抵達數億受眾,覆蓋全球數十億觀眾,以一種獨一無二的傳播方式獲得了良好的海外傳播效果。目前,藍海雲平臺上有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機構用戶4000多個,主要覆蓋美國、歐洲、東南亞、中東、非洲及拉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愛詩禮談道,關於中國故事,西方媒體和西方觀眾的興趣一直在改變。西方媒體相比10年前甚至5年前更加開放,關注的主題範圍更為廣泛,很多觀眾都希望獲得更多的專題新聞資訊,他們想學習更多。

  據愛詩禮透露,西方媒體現在對中國從製造和出口主導型經濟轉變為國內消費拉動經濟的趨勢,以及中國近年來的金融感興趣。中國的商業影響力正在增強。然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內媒體似乎仍然沒有更有效地與西方媒體進行連接。

  而藍海雲在多年的耕耘中建立了這些媒體關係。藍海雲清楚海外觀眾的需求,知道向海外媒體傳播什麼樣的內容,這樣藍海雲有能力以一種獨一無二的傳播方式幫助希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獲得良好的海外傳播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