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代購要漲價 剁手族還值得“海淘”嗎?

  • 發佈時間:2016-01-27 14:33: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央媽的出手下,人民幣兌美元等貨幣匯率終於在經歷開年的幾個大跌後於近期企穩,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在6.5810附近,小幅微升。而2015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仍大概貶值4.6%,如果按當前中間價計算,到今年1月下旬貶值幅度已超過5%。人民幣貶值讓“海淘族”感到很受傷,海外代購的産品很多都開始加價,今年的加價幅度或將更高。而做海外代購的同樣也覺得“傷不起”。

  代購今年至少提價10%

  Sophia在美國做代購已有一年多,在做完前陣子的聖誕折扣季後,由於國內春節的臨近,快遞即將收班,Sophia也決定停手不做,休息一段時間。“實在太累了,售前接單下單、囤貨、售後各種服務……一個購物季做下來能讓人累癱。”Sophia表示,即便如此辛苦,自己去年不但沒賺錢還虧了不少。“就是人民幣匯率突然大跌給鬧得。”

  她向羊城晚報記者訴苦説,做代購一般都是自己先用美元接單囤貨,向國內客戶收人民幣,並且是按下單時的匯率計算産品價格,“代購並不是每天都去將人民幣結匯成美元,而是累積到一定量才去結一次匯。人民幣去年末突然大跌,我手中很多的人民幣還沒換成美元,一下子就虧了不少。還有各種成本比如手續費、電報費等,算下來不但利潤縮水10%,有的本金都虧了近10%。”Sophia稱自己幹了一年多身心俱疲,現在正考慮是否還繼續做下去。如果人民幣繼續貶,那麼代購價格肯定要漲,“或許會提價至少10%”。

  同樣做歐美代購的丁小姐也表示,節前代購産品的價格已有所調整。“都是跟著匯率走,”她透露,目前最新接單的産品普遍提價在5%左右。

  歐美商品提價,亞洲貨會不會好一點?未必。據了解,從2015年11月11日算起,人民幣兌日元匯率就貶值了7.9%。一位專做日本代購的葉先生稱,近期不僅僅是匯率會産生影響,日本今年的消費稅還可能提高到10%,到時候日淘産品很可能會大幅提價。

  記者了解到,海外代購一般賺的就是手續費,通常從中間價差中産生,利潤空間在5%-10%左右。如果按人民幣匯率貶值5%來算,來不及換匯的代購們確實可能會虧錢。

  “海淘”還有著數嗎?

  商品加價、代購萎縮、匯率如果還繼續貶值下去(不少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人民幣仍有下行空間),喜歡海淘産品的“剁手族”還能繼續愉快地海淘嗎?

  “還是有空間的。”資深海淘人士丁小姐表示,國內客戶之所以喜歡海淘,一個是因為海外産品的品質,另一個原因就是價差。“像歐美的一些輕奢品,通常能比國內便宜近30%,即使提價你從國外買還是比國內買划算。有些母嬰産品、保健産品國內買不到,也需要海淘。”她給海淘族支招,可看準幾個時點入貨,比如歐美的幾個折扣季、一些品牌大促時,折扣力度大時完全可以抵消匯率帶來的提價。此外認準品牌産地,比如美國本土品牌就美淘,歐洲品牌就歐淘,通常本土品牌在本國價格都是最低的。

  也有外匯理財師表示,相比美元兌人民幣,澳元、紐西蘭元等貨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化不大,紐西蘭元甚至是走低的,所以這些地方的産品加價空間較小,有海淘需求的消費者也可多關注這些國家的購物渠道。

  跨境電商價格暫時仍親民

  此外記者發現,目前國內有不少電商平臺都開通了跨境購,其中的母嬰産品、護膚品、美粧、電器、箱包等都有不少是海外直郵或保稅倉發貨,價格低於國內專櫃,從這些渠道購買簡單方便,同樣也能達到省錢的目的。記者昨日登錄幾個大的電商海外購平臺對比價格發現,相對於去年並未大幅度提價,相反由於搞年終大促,如果用上優惠券、紅包等,價格還比較“可愛”,據分析這可能和大電商多是提前採購囤貨有關,有需求的買家不妨在漲價前多囤一點。

  提醒

  海外刷卡購物 記得看匯率

  人民幣匯率走貶,海外購物變得比以前貴起來,在海外刷卡時就要特別小心結算匯率,不同渠道的匯率很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價差。

  廣州白領徐小姐前幾天剛去了新加坡旅遊,在當地一家很大的免稅商場裏,她看中了一款J家手錶,標價一萬兩千多新元,如果刷銀聯卡,按銀聯當時的掛牌匯率1新元兌4.6元人民幣來算的話,相當於5.5萬多元人民幣,但如果走的是國際卡組織通道,按該組織當時給的匯率1:4.8來算,就去到接近5.8萬元人民幣,僅是匯率差就帶來了兩千多元的價差,如果再加上1-1.5%的貨幣轉換費,價差就更大了。由此可見,海外購物刷卡時,一定要問清卡組織給出的匯率,選擇兌換匯率比較好的結賬能省更多的錢。記者劉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