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商扶貧需提升軟硬環境

  • 發佈時間:2016-01-26 05:39: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務院扶貧辦與京東集團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全國832個貧困縣中選擇200個縣作為電商扶貧示範縣,發揮京東電商平臺優勢,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産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等舉措精準發力,加快貧困地區脫貧進程。

  長期以來,貧困地區由於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等因素限制,農産品銷售渠道單一、多囿于本地市場,帶來農民脫貧致富出路少、産品銷售價格偏低、産業開發收效甚微等一系列問題。開展電商扶貧,幫助貧困地區建立農産品進城物流體系,是多贏的選擇。對貧困地區的農民來説,農産品可直接對接城市市場,大幅減少流通過程的中間環節,增加農民收入;對城市居民而言,農産品中間渠道減少,流通成本降低,終端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農産品。同時,農村電商從“地頭直達餐桌”的模式,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促進了私人定制式的個性化消費。

  正因為如此,早在去年11月中央發佈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就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精準扶貧工程,提出加大“網際網路+”扶貧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此次國務院扶貧辦和京東的合作,推動電商行業巨頭實施渠道下沉,參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就是“網際網路+扶貧”的一次嘗試,其效果值得期待。

  國家政策的高度重視、電商巨頭的積極響應,只是電商扶貧的第一步,未來還有諸多瓶頸亟待突破。比如,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物流運輸成本過高;網路覆蓋“最後一公里”建設不足;電商專業化人才缺乏,培訓不夠,農民對網際網路思維下的現代行銷方式比較陌生等。為此,一方面,要加快貧困地區快遞物流、第三方倉儲、生産包裝等産業鏈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網路鋪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另一方面,需做好貧困地區電商創業脫貧帶頭人培訓,支援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引進一批網路技術和管理經營人才,為電商扶貧提供人才支撐。此外,還應在農産品品牌打造、科技、農資等方面全方位服務貧困地區,加快農副産品品質標準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建設,提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軟硬環境,讓電商扶貧這一全新模式在貧困地區真正開花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