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改革破難題 以創新補短板

  • 發佈時間:2016-01-24 05:59: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1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全國政法機關要主動適應國際形勢新變化和經濟發展新常態,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和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為著力點,深入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和過硬隊伍建設,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防控金融風險

  在明確今年政法工作的五大著力點的同時,會議強調,重點做好反對暴力恐怖和維護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網路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領域風險預警、預控,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預見性、前瞻性。

  其中,金融安全事關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全局。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業發展迅猛,在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民間投資等方面效果明顯。同時,一些網路借貸平臺存在較大風險。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路借貸、網上理財等名義,以高息回報為誘餌,大肆進行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

  這幾年,政法機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推動民間融資借貸活動的規範和監管,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在協同銀監會等部門,建立立體化、社會化、資訊化監測預警體系的同時,政法機關完善跨地區跨部門資訊共用機制,提高對金融風險發現、預警能力。例如,上海、山東、江蘇等地成立金融安全防範打擊工作領導小組。

  1月21日,為進一步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落實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責任,健全市區兩級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機制,上海市召開了金融穩定工作會議,公安、法院等政法機關與工商、金融辦、在滬金融監管部門共商打擊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

  防止案件辦了、企業垮了

  近年來,政法機關依法妥善處理涉眾型案件,既依法查處違法犯罪活動,又切實維護公民、企業合法權益,盡可能做好涉案資産保全,減少投資者損失。

  國家利益拓展到哪,安全保護和法治服務就跟進到哪。順應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趨勢,如何統籌運用政法資源服務開放發展已成為擺在政法機關面前的新課題。這要求各政法機關加強與有關國家情報、執法部門合作,提高情報資訊共用水準和共同打擊犯罪能力,以有效保護我國在海外的公民、企業及項目安全。

  市場發展需要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這涉及加強産權保護、尊重契約自由、保護誠實守信的原則,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探索運用簡易程式審理簡單的智慧財産權案件,完善智慧財産權案件審理機制,研究智慧財産權市場價值的司法認定辦法,防止權利人贏了官司、丟了市場。

  會議強調,對法定代表人涉嫌違法但仍在正常生産經營的企業,要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不輕易查封企業賬冊,不輕易扣押企業財物。確需採取上述措施的,要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盡可能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影響,防止案件辦了、企業垮了。

  加強精細化管理

  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期,也易成為安全事故高發期,需要更加注重風險意識的培養和風險源的控制。例如,目前的快遞寄送行業中,普遍存在快件慢、態度差、件丟失等“老三樣”問題。會議提出,對寄遞物流行業,要研究解決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制約因素,推動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措施的全覆蓋,並建立全程電腦管理機制。

  城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不少問題。其中,城鄉接合部、城中村成為安全的薄弱環節,這些地方市場化、法治化程度相對較低,更需要政府切實負起責任,加強精細化管理。

  會議強調,加大對城市潛在風險的排查和評估,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要加大源頭治理力度,切實解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安全保障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