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炸房子”並非危言聳聽

  • 發佈時間:2016-01-22 14:31:27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詹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熱評

  □本刊評論員

  儘管在人口凈流入、庫存壓力小的廣州,“炸房子”這樣的論調簡直是“豈有此理”,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假如全國仍有大量庫存房子無法解決,那麼,一二線城市的獨立行情也只能是強弩之末,並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如今的樓市高庫存壓頂,這絕不是乾巴巴的數字,而是一幅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驚心場景。比如在“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甘肅玉門,早在幾年前,華商報就報道過一則新聞,“玉門人口從鼎盛時期的13萬下降至兩萬,昔日繁華的油田老城如今棄樓遍地,70平方米的住宅只賣2000元,每平方米才30元。”就算是這麼低的價格也沒人願意買,需求決定價值,這些中小型城市大量的空房,再便宜再好,脫離了需求就一文不值。

  這樣一來,任大炮那句“有些房子賣不掉,只能炸掉”的言論也就不是危言聳聽了。儘管在人口凈流入、庫存壓力小的廣州,“炸房子”這樣的論調簡直是“豈有此理”。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假如全國仍有大量庫存房子無法解決,那麼,一二線城市的獨立行情也只能是強弩之末,並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當前的樓市越來越涇渭分明。

  過去一年,從三四線城市逃離的資本匯集于一二線城市爭食,推動了“地王”的不斷誕生,房地産大佬孫宏斌直言,現在地價貴得邪門,一二線城市地價相比前兩年翻了一番。由於“地王”頻現,一線城市房價逐步推高,目前北上廣深房價已直逼香港,尤其是深圳表現尤甚,不到一年時間,房價暴漲六成,如此漲幅歷史罕見。然而一二線城市這種繁榮之相,卻是建立在一大批資源已枯竭的城市之上、建立在開發建設指標創冷至極點基礎上的病態繁榮,越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越是讓人感到巨大危險的潛伏。

  “去庫存”是2016年經濟生活的重要關鍵詞,更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痛點”,過剩的房子不可能像過剩的牛奶一樣一倒了之,房地産對於經濟的拖累也越來越重。作為三駕馬車的固定資産投資,是決定經濟短期何時企穩的關鍵,其低迷不振,導致經濟變數加大。而水泥、鋼鐵等房地産業的上游和中游行業,也成為了中國經濟低迷的“重災區”。中國經濟要擺脫房地産依賴症,便要付出代價。那些高庫存危如累卵的城市已經在為此埋單,而現在還在漲價中的一二線城市,其實也沒什麼好得意的,因為大盤拖累未解,獨立行情便不長久,一旦資本抽離、無利可圖,漲得越狠,以後會跌得越狠。(執筆/詹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