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再次調整 人民幣中間價設定方式

  • 發佈時間:2016-01-21 16:31:54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間價與收盤價的差值維持高位,顯示央行確實再次調整了人民幣每日中間價的設定方式。

  1月20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5578。這一匯率昨日下午4時30分的收盤價為6.5782,兩者的差值有204個基點。這是過去10多個交易日一貫出現的新現象,每日中間價和上一日收盤價存有較大差值,已成為新年匯率市場最大的變化。

  根據騰訊財經統計,過去10個交易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上日收盤價的平均差值為196.4個基點。這一數值較去年下半年有了大幅的攀升。

  央行的直屬機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個交易日開盤前都會公佈人民幣中間價。之後境內在岸市場開始交易,人民幣的漲跌幅不能超過中間價的2%。所以,中間價被認為是央行匯率政策的風向標,一向備受關注。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佈調整中間價的設定方式,主要依據上日境內市場的匯率收盤價來設定中間價。這被認為是更多讓市場參與者決定匯率的改革舉措。

  花旗(中國)銀行財富管理部助理副總裁唐君豪評論説,央行之後確實嚴格按照宣佈的方式那樣做,“這個決心超過我們的預期”。

  儘管央行當時還稱,設定中間價還會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但從現實做法來看,中間價的報價與前日的收盤價十分接近,這種因素並沒有什麼體現。根據央行官網文章中的統計,在2015年8月11日至2015年末,兩者平均差值為33個基點,並且大多數時間都保持在50個基點以內。

  近期,央行官網多篇文章開始強調匯率兌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變化出現了。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此前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這要求做市商在提供中間價報價時考慮穩定籃子的需要。

  這一意外的變化,一度又讓市場十分迷惑。導致的結果是,新年第一週的交易日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去1000多個基點,離岸市場下跌超過2000個基點。

  批評聲音認為,現在的形成機制不夠透明,市場弄不明白參考的是“哪些一籃子貨幣”。

  去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首次發佈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希望能逐漸轉變市場觀察匯率的視角。根據介紹,該指數參考的一籃子貨幣是在中心掛牌交易的13種貨幣,並按其與中國的貿易權重計算不同的權重。

  此外,交易中心還參考國際清算銀行(BIS)貨幣籃子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貨幣籃子計算了人民幣匯率指數。

  唐君豪表示,花旗不認為央行會確定地盯住某一個貨幣籃子。短期來講,央行的態度,可能更多是參考BIS貿易加權貨幣籃子。

  今年1月20日,截至下午4時30分,在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報6.5793,貶值0.02%。離岸市場報6.6015,貶值0.15%。

  (騰訊財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